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1 / 2)





  授权期5年,首印量20000册,版税10%,单本定价不低于32元。

  “嗯……”他看着她的疑惑想了想,“你是不是对市场价位没什么概念?”

  “我知道这个价位不错。”谢青边说边看他,“但到底什么意思?”

  陆诚点点头:“我们现在想努力把首印量谈到30000册——不过这不是重点。”说着合上电脑,放到一边。目光又看向她,神情恳切,“我希望这个合同能帮你拿回《青珠录》的版权。”

  “什么?”谢青愕然,心里试图把二者联系上,但是没找到任何逻辑关系。

  陆诚斟酌着,边想边说:“《青珠录》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绮文,而且是永久买断,这个合同显失公平,我想官司是可以打的。但是——”

  他话锋一转:“你我都清楚,被这种合同坑到的作者绝不止你一个。我们认为这个合同显失公平,但绮文大概能拿出成百上千份合同来证明这就是市场价。”

  被忽悠着廉价卖版权的作者有多少?多到圈外人难以想象。

  很多人觉得相关信息唾手可得,但事实上,作家圈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在这个大圈子内,其实是一个个很小很小的朋友圈。

  ? ? ——老作者虽然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但早已有了固定的基友,不太会去认识新进来的新人;新作者需要经验,可身边的人也都和自己资历差不多。让二者强行相识也不现实,不是开不开得了口的问题,而是交朋友本来也只能随缘。

  许多消息在这个圈子里,很容易形成闭环。

  再加上新人大多对出版这件事颇有“情怀”,一有出版社联系过来就热血上头,主观上根本不会怀疑对方不是好人,也就不会想办法去查价位到底如何,受骗上当再正常不过。

  若把传统作家也划进来,事情大概还要更糟糕一点。

  不同于网络作家乐得拿收入水平作为自己奋斗的标杆,很多传统作家认为这个行业应该安于清贫,是羞于提钱的。别人知道你羞于提钱,给的价位自然也高不到哪儿去。

  所以,虽然在很多问题上,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针锋相对、互看不爽,但从被坑这一点来看,两边真是不分你我一家亲,谁也别笑话谁!

  “法律不是我的专业,但我觉得,如果你手里有一份同样出自绮文却价格公正的合同,应该可以给法官提供一个参考。”陆诚道。

  谢青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贸然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只说:“但绮文怎么会再跟我签合同?”

  她先前与绮文签出版的时候,绮文就有她的身份证复印件了,这次应该也同样要提供。

  两边先前闹得不欢而散,绮文这回应该一看到她的证件就不干了吧。

  陆诚却笑起来,眉头挑起,意有所指:“你是我们的‘神秘人’。”

  谢青:“……所以?”

  “所以我们不愿意告诉绮文你是谁,按逻辑来说很正常。”他道。

  站在合作方的角度,我们谈出版就谈出版。告诉你谁是“神秘人”,万一你给我昭告天下了呢?会影响整个项目。

  “至于合同。”他的笑意胸有成竹,“可以只走双方合同,诚书文化和绮文传媒去签。你和诚书文化之间,有先前的签约合同,另外我们还可以为这次出版拟一个补充协议。”

  谢青下颌微抬,立刻声明:“那我要自己找个律师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陆诚心底想笑,不在意地轻耸肩头:“你找十个律师都行。”

  谢青被他调侃得脸上发烫,薄唇抿住,不再说话。

  陆诚含着笑,视线落在她低垂的羽睫上,温声又说:“你如果没意见,等法务拟完协议,我拿给你签?”

  谢青深呼吸,心底几番矛盾,最终决定接受与绮文的再次合作:“好。”

  顿了一顿,她又说:“我请您吃饭?”

  陆诚一愣:“嗯?”

  她很认真地说:“拿回版权的事,多谢。”

  “哦……”他忽而局促,目光飘忽不定地在空气中划拉,“别客气,应该的。”

  纵使对她没有那些难以言述的感觉,他也不愿意看到她这样有才气的作者吃这种亏。

  《赤玉录》抄袭的事,考虑到舆论战的问题,不得不等。但《青珠录》的版权纠纷并不牵扯那么多,他迫不及待地想帮她打一场翻身仗。

  局促感淡去一些,他说:“吃饭不急。等法院受理了,我请你吃饭。”

  不是他不想跟她吃,而是知识产权的官司太难打了。

  请客吃饭又是一件或多或少有仪式感的事情,会提高她心里对这件事的期待值。可如果她满心期待,最后法院却连受理都没有呢?

  他不想给她造成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那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太难受了。

  所以他宁可等一等。

  即便受理离胜诉还有很远,但至少是真正往前迈了一步。

  正事谈妥,谢青没有在他的办公室里多留。

  她离开后,陆诚拿起手机。

  他点开微信,翻出一个已屏蔽消息很久的群——b大文学院2014级大本营。

  发了两条消息,群里小小地热闹了一阵。

  几分钟后,陆诚拿到一个微信名片的推送,名称是mia zhang。

  他想想,又问:“有手机号吗?”

  有人说:“稍等,我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