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却道寻常第230节(1 / 2)





  熊胖楞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他,随后认命一般晃了晃脑袋,将下巴搁到他的肩上蹭了蹭,心道你还真是走了狗屎运,竟然连亘古以来都无人能够修行的万法总纲学会,实在是了不起。

  李休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这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不需要谦虚,那样反而显得做作。

  认怂就是认怂,了不起就是了不起。

  李休通读天下,懂得很多,或许比书院的教习们加在一起懂得还要多。

  但他唯独不懂谦虚。

  “你还没有回答我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不开口说话?”

  李休继续了之前的问题,他一直以为浣熊是因为长久以来的封印所以导致了身体或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所以才不会口吐人言,不过事实好像不是如此。

  人族的语言层次太低,学会了也无用,说出口更是会堕了身份,那日之事不许外传,否则传到其他上古遗族耳中,熊爷的脸可就丢光了。

  浣熊如此解释着。

  层次太低?

  李休淡淡的扫了他一眼:“如果这话是从你口中那所谓的上古遗族当中传出来的,日后我早晚会让他们闭嘴,然后心甘情愿的说人族语言。”

  浣熊闭上了眼睛,心想你连他们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想着打上门去,别说是你,就算当初那个穿红衣服拿红刀的去了恐怕也讨不到好处。

  “我不知道,但你知道。”

  收回了抚摸熊胖耳朵的手掌,李休推开车帘看着窗外,两侧风景不停逝去,一路之上不时能看见人来往着。

  他们距离子午谷越来越近。

  睁开的双目微微眯起,疾驰的秋风吹动着他的发梢。

  “而且我会比薛红衣更强。”

  浣熊在他的肩上翻了个身,两只爪子轻轻地抓着衣服,哼哼了两句出奇的没有反驳。

  不一会儿,轻微的鼾声响了起来。

  第258章 君子不争

  离开晋城的这段时间里足以称得上是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二皇子李文宣仍旧停留在晋城当中不曾离去,就连本以为会插手其中的皇后和太尉的人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切都透露着不同寻常。

  “崔大人今日怎么有此雅致?”

  晋城很大,自然就很热闹,但太守府门前很清静。

  晋城太守崔崖思手段很辣,办事果决,为人干练。

  虽然他的狠辣只对敌人,这些年死在他手里的长林修士数不胜数,大唐往东一方太平七成功劳都在崔崖思手上。

  此刻太守府内,书房当中,李文宣看着满脸认真写着书法的崔崖思出声问道。

  虽说大唐最大的麻烦都在南北两侧,东方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但身为一方太守身上总是有着做不完的事情。

  尤其是今日李休刚刚离去不久,估摸着行程过两天应该就到子午谷了。

  “吴王客气了,下官只是一时手痒而已,哪里来的雅兴?倒是殿下今日看起来心情似乎不错。”

  崔崖思没有抬头,因为他手上的那副字还没有写完。

  “崔大人虽然远在晋城,但是您的字可是闻名京都,就连子非的字和您的比起来都是逊了半筹。”

  李文宣走到桌案之前低头打量着那副还没写完的字,眼神微亮,出声夸赞。

  子非的字很好,这一点许多人都清楚,无论是三圣斋还是小南桥到处都有他的笔迹。

  相较来说崔崖思留下的墨宝就要少很多,也珍贵的多。

  对于两个书法水平均可称之为大家的人来说,写得少的自然要比写的多的值钱一些。

  这个就叫奇货可居。

  崔崖思微微一笑,觉得这话甭管真假听起来倒是极为入耳。

  “子非为人如同苍穹皓月,下官可是不敢与其相提并论。”

  天下人无不敬仰子非,这话或许太过绝对,但可以代表绝大对数。

  “子非离开书院翌日便赶往了小南桥,镇守至今,更是在前不久的危难之中与关键时刻破境成就宗师力挽狂澜,如果将此次小南桥战役之功劳分做三份,子非便占其中之一。”

  李文宣轻声道。

  这话倒是并没有说错,并不是在刻意的吹捧。

  “那不知殿下觉得下官这幅字与子非数年前在皇宫里写的那副有何差别?”

  崔崖思卷袖收笔,看着自己写好的那副字,脸上带着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