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却道寻常第586节(2 / 2)


  沸腾的墨海之内飞出了一条蛟龙,蛟龙翻滚凝聚着黑色乌云,带起了八百里云泽。

  二先生侧开身子,手心的阳光化成了一朵梅花。

  梅花落在了蛟龙的头上。

  墨水凝聚而成的蛟龙发出一声惨叫被硬生生的蒸发干净,苏声晚的身体朝后倒退着,在墨海之上滑行出去很远的距离。

  脚下的木船变得残破,他身上的白衣染上了血红色,沸腾的墨海却平复了下来,燃烧的火焰也随之消失。

  海中连接清河,河水洒在了二先生的身上。

  河水变成了刀剑,发出了金铁焦急碰撞的声响,二先生抽身后退,衣衫一角断裂开来。

  鱼儿在墨海之上翻涌跳跃,苏声晚站在断裂的木船上注视着他,抬手擦拭了一下胸前的鲜血,淡淡道:“大祭司一共有六名弟子,最沉稳的大先生,最强的三先生,最狠的四先生,最霸道的五先生,最聪明的六先生,这些名头在唐国之内口口相传,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听说过他们的名头。”

  “却唯独二先生的名声最轻,他们说二先生最是中庸,没什么特殊的地方,我看过很多英雄侠客的传义,里面每个人之所以让人爱戴和尊敬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一个极为突出且引人注目的特点。”

  “但二先生却没有,以前我总会认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或许二先生本就不算出色。”

  他说到这里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停止了声音看向了二先生。

  二先生并没有擦拭着嘴角的鲜血,也并没有继续在此发动攻势,而是好奇的问道:“那你现在如何看?”

  苏声晚说道:“我的想法并没有改变,还是一如之前那般想法,二先生就是六位弟子当中最为中庸的那一位,如果不是因为师徒和师兄弟的情感束缚,你最想做的事情应该就是找个地方安静修行,远离这些生死厮杀,你不在意名利,没有自己喜欢和厌恶的东西,过眼云烟飘在眼前你仍旧会看,但不过去改变。”

  “秋日里掉落的最后一片叶子让人心疼,但你只会心疼却不会动手将其捡起重新挂在树上,你的心很平静,你对一切都不执着,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你看来固然有遗憾,但却不重要。”

  “无欲无求,无欲则刚,从浦六位弟子当中最无求最中庸的你,往往才是最让人感到惊讶的。”

  这应该是在夸赞。

  二先生笑着点了点头,那双眼睛愈发的明亮无比:“人生难得一知己,我现在倒是并不想杀你了。”

  高山流水。

  我见青山。

  知己最难求,偏偏都是对手。

  就像是李休和知白。

  就像子非与三先生。

  就像苏声晚和二先生。

  苏声晚叹了口气,他同样很是遗憾,也很了解从浦之前的遗憾。

  他说道:“可惜,我却要杀了你。”

  第736章 画道大成

  二先生并没有说话,也并没有去说什么你未必杀得掉我之类的话语,墨海分出一条支流向着他流淌过来,所过之处生出了琼楼玉宇,一座座堂皇的宫殿拔地而起,里面响彻着钟鼓之音,让得天生本就所剩不多的云雾彻底消散的一干二净。

  远处山林内的动物们全都抬起了头,那刚刚饱餐一顿的老虎同样抬头看了过来。

  清澈湖水内跳动的大鱼露出了半个身子安静的趴在水面上,地面上的花草被压弯了身子,露出了皑皑白雪。

  更远处的雪山开始坍塌,山上积存了不知多少年的雪花雪崩似的往下滚落。

  此处四周并没有荒人的部落存在,大雪崩塌的山峰自然不会埋葬到行人,落在地面增高了近百米,看上去就像是下了一场大雪。

  钟鼓之音穿过积雪震碎了那座山峰,泥土和石块落在了雪面上,深深地陷入到了松软的白雪里。

  神树的树叶往下落着,那间木屋已经不复存在,化作了废墟。

  院内的一方小池仍旧很是平稳,水面上泛着轻微的波澜,那只青蛙紧紧地攥着荷叶边角上下飘着,抬头看着天上的动静。

  坐井观天和坐在池塘中观天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井口的天空就只有井口那么大,池塘上的天空却是真的有那么大。

  二先生侧耳听着这钟鼓之音,一道道无形的波动冲击着他的身体,让他身后的白雪化作齑粉变得更加松软,但他却站在天空之上抬手抵在了堂皇宫殿之上。

  那只手上的力道很轻,就是这很轻的一只手却按住了不断生出的琼楼玉宇。

  二先生的身上忽然溢出了一种光亮,或者用光亮来形容并不准确,他的身上明明没有任何变化,却将这天地间的阳光全部都吸收到了他的身上,但阳光落在身上却并没有亮起,像是被深渊吸附了一般灰黑暗淡。

  他站在天空中,明明是身处此方天地却给人一种游离在外的感觉,这也让苏声晚明白了为何阳光落在他的身上却并不会泛起光亮。

  因为二先生虽然就站在眼前,实际上却站在另外一个地方。

  “看来你的神修即将大成,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战斗,或许十年后就有机会踏足六境。”

  苏声晚有些惊讶的看着他,开口说道。

  六境是很难踏足的一个境界,当今世上除了萧泊如之外再无一人飞升,由此可见一斑,休说是一个十年,即便是几十个十年也未必能够踏上半步。

  有些修行天才从初境到五境可能只需要十年,但他们从五境到六境可能需要几百年几千年。

  纯粹的说六境并不是一个境界,而是一个层次。

  他并不能靠着单纯的修行去提升,更多的还是需要感悟,对道和心的感悟。

  眼下苏声晚说十年后二先生有机会踏足六境,自然是认同了他对道和心的感悟已经足够,这是很大的认可。

  二先生说道:“十年后的事情没人知道,眼下的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