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6节(1 / 2)





  听了这话,我的心就像打上了结一样,纠缠在一起。

  遇到蛇怪的那天,邪眸人挑衅的话还历历在目,“你开的了这拔枪吗?”语气里尽是不屑与嘲讽。

  村子的事就是导火索,自己如果无法快速成长起来,不光保护不了自己,让自己陷入困境,成为一个只会依靠别人的废物,更糟糕的事,连累身边的人为自己担惊受怕。

  敌人在明,我们在暗,局势上看尽管处在不利的位置上,但是往往山重水复疑无路,刘暗花明又一村。

  走着走着,我的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拔起来走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力气。脚底好像起了个水泡,走路明显更加不舒服了。

  看着脚步轻盈的老道长,我真是自愧不如,老道长一大把年纪了却因为常常锻炼的缘故,身子骨还硬朗结实着,不想我一样,走了和老道长一样的一段路,早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累的不行了。

  碍于面子,又怕拖累其他人,我还是把话放在了心里。要是让杨雪知道自己的体力这么弱,毅力这么差,自己干脆一头撞死算了,在喜欢的人面前,我还是不可避免的护着自己的面子。

  望向前方,隐隐约约有炊烟升起,我惊喜的问:“老道长,你看,前面是不是有人家,我们可以找个地方投宿一晚了,本来我还以为我们还有像以前那样,住宿在山里呢。”

  老道长带着我们几个,寻着村庄的居民们。

  但奇怪的是,路上找了很久都没有看见一个人,明明刚才在山上看见了升起的一团炊烟的。我像是哑巴吃了黄连心一样,有苦说不出。

  身体是累的,脑子的意识也不太清醒了。跟着走了很久,四个人才终于看到了村庄的真实布局。

  “三面环山,河流纵横其中。紫气东来,是块好山水。”老道长环顾了四周的布局,点评了一下。

  果然是职业病啊,我暗想 。

  “师父,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休息吧,明天在上路出发。夜晚蛇虫多,在外面住着也不安全。”老道长像老道长说,这也是在是我的心里话啊。

  沿着泥土小路,我们前后顺序走过,路面上不是很光滑,到处有人的脚印,牛羊脚印铺在上面。水泥路倒是没看见有多少,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显得格外宁静,流露出村子里高雅的气息。

  生活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啊。我想如果有一天真的能打败九歌,挽救村子的父老乡亲,自己一定会选择在这样的幽静的小地方度过小半辈子。我并没有滔天的大志向,只想追求的是那一份久违的平静。

  房屋三三两两的排列着,都是矮小的老式建筑,红砖瓷片瓦。依照村庄的规模,可以猜想住的人并没有很多,细细的找寻着,看看哪里有亮着的灯,方便我们休息休息。

  偶然间我发现了一座破落的土地庙,外面挂的牌子积满了灰尘,里面脏脏乱乱的,东西排放的也不整齐,与村子的其他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了一圈,发现亮着灯的人家实在不多,这倒也不奇怪,山里的人娱乐活动比较匮乏,吃完晚饭,洗完澡之后,差不多就准备睡了。走到一家还亮着的人家前面,杨雪敲了敲房门。

  我抬起头来,打算好好看看这家人家房子的外观,表面上刷了一层洁白的油漆,像是新装修的一样,门口收拾的干干净净,除了晾晒的一些粮食以外,基本没再放什么杂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没什么特别的

  整体给人一种一丝不苟的感觉。

  “请问有人吗?我们想麻烦你们开开门。”老道长向着里面喊着,可是明明灯还亮着,却没有人回应。等了一会儿,我们猜测房子的主人应该不想被我们打扰,于是准备转身离开。

  “算了,估计人家不想开门吧!我们走吧。”杨雪开口说话,言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想必杨雪也早就已经疲倦了,想找个落脚的地方休息一下,半天都找不到,的却是让人的心情跟着莫名的烦躁起来。

  我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只是拍了拍杨雪的肩膀,希望杨雪能懂的我的那一份安慰。

  知啦一声,木门中间露出了一丝亮光,亮光越开越大。我回头,房子的主人打开了门。一个看起来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打开了门。

  “你们有什么事吗?”老奶奶用沙哑的声音开口说话。

  端详了老人家好久,他满头的白发中间插扎着一只木簪,只有耳边还夹杂着几丝黑发,脸上的皱纹向山上的层层沟壑,形成已久,彰显着岁月的流逝和无情。但更让我值得注意的是那双眼睛,已经变得毫无身材,枯槁如木,在看老人家身上的穿着,也不算破破烂烂,衣着整洁干净。更不想城市里一般七十多岁的老人一样拄着拐杖,坐着轮椅。

  看起来的生活状态与那双眼睛的反差,就像,就像是,对了,就像是刚才我看到那座庙一样,也是一样的破败不堪。

  “老人家你好,我们是从远处来的客人,你看夜深了,我们想在你家里投宿一晚,不知道你方不方便,麻烦你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杨雪用着和风细雨的声调像老人家解释着我们的目的。

  叫杨雪开这个口是因为杨雪毕竟是个女孩,看起来杀伤力不强,没有恶意,更容易引出别人的同情心泛滥。

  老人家仔细的端详了我们一阵子,在每个人的身上扫视了一眼,开口说:“进来吧!”

  我们听了这消息,自然很高兴,看来这地方的人真是民风淳朴自然。

  走进屋子,透着一股淡淡的消亡的味道,让人很压抑,和老人家那样子的神情,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制作出来的。

  房子的装修想我所预测的一样非常老式,像民国时期的风格,地面很干净,.没有什么灰尘,柜子里排放的东西也很整齐,看上去有经常擦拭的痕迹。一丝不苟,我脑子里蹦出了这样的一个词。

  老人家招呼我们坐下,紧接着转身回到了拐角处的位置,发出了一阵清脆的瓷器的触碰声,我猜想那个房间应该是厨房,老人叼出几个白色的小杯子和一个水壶,帮我们四个人每个人一次倒上一杯热茶。

  “偏远地方,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的,请见谅。”老人家语气客客气气,脸上不带着什么表情。

  拿起杯子、我看了看茶水的颜色,淡淡的,还飘着几片茶叶。我品尝了一口这杯茶,茶香入口浓郁,直夺喉咙,不过仔细的品味一番,又可以尝到截然不同的口感,带着一丝甘甜,回荡在口腔里,让人感到很舒服,我余光瞄了瞄大家的反应,道长也频频点头,我像是找的了个品茶的知音朋友一般开心。想不到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会有这么美味的茶,我忍不住打探的问了问老人家。

  “请问老人家,这茶叶是从哪里寻到的,口味真是不一般的好,感谢老人家的一番款待了。”我说。

  “没什么特别的,不过就是从这附近的山上采下来的而已,”老人家冷冷的回了一句,转身收拾好东西走向了厨房。

  既然肯让我们几个陌生人住进来,想必也不是个冷漠的坏里心肠。可是老人家的种种的反应还是让人晕头转向的。

  厨房里传来了阵阵清洗碗碟的声音,和哗哗的水流声。没过多久,声音停了下来,老人家转身把手上的水擦干。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找到这个村子的。”老人家突然问起了我们的来历。

  因为不想解释的太麻烦,老道长就随便造了个假身份,假老家,假去向,骗过老人家。

  “老人家,我们从附近的县城里来的,我和我的孙子孙女准备去着附近的山上走走看看,一不留神,和大部队分散了,一时着急,走着走着就天黑了,看到这里有炊烟升起,想到这里应该会有人家,于是就在这里想找个地方借宿,多有不便敬请谅解。”老道长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我们村子已经很久没来人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老人,小孩在还在这里,青年们都出去找工作了,所以平时没什么人出去,大部分都早早的休息了,本来今天我也睡着了的,半夜起来头有点晕,想下楼找点药吃,没想到会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来了一群陌生人,你们不知道,我已经很久没和我外人说话了。想想有几年了吧,今天算是我话最多的一天了。”老人家说道。

  一天又一天,没有人在身边的时候,无休止的在这里等着死亡的到来,我想,无论是谁,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失去活力吧。联想到老人家那双眼睛,我理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