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朕的天下何时能亡第49节(2 / 2)


  这封书信有加急,但大贞国王子的头颅并没有加急,最终就这么前后脚的工夫送到了秦沛那边。

  秦沛倒是不在乎自己那一年的俸禄,看着自己眼前那个头颅,再看着自己手里的信,觉得他还是应该给自己家陛下稍微美化一下形象,于是秦沛就带着这王子的头颅出了大帐。

  “大贞国不顾国家道义,欺辱我大邵,多次蓄意邀约,意图谋害我大邵官员性命,此等行为乃是对我大邵挑衅,吾皇陛下怒不可遏,怒斩其国王子首级以示宣战。”秦沛高举着大贞国王子头颅,对着已经集结地士兵们大声喊道。

  底下不管是将军士官还是普通士兵们,眼中都亮得出奇。

  秦沛最终是从大贞那边回来了,他在大贞那边的遭遇,自然也在军队之中流传开来,自己的主帅被对方如此对待,自然是点燃了这些士兵们愤怒的火焰,但更让他们心头燃烧的,是据说能够一年三熟的粮食和土地。

  底层士兵们大多原本就是农户出身,对这三熟的意义感受比秦沛更加深刻,在知道这事之后,看向南方的眼神都红得滴血,恨不得现在就跑过去,拥抱住那一片大地。

  那是什么样的极乐世界啊。

  有了那样的土地,即便是最黑心的地主老爷,只愿意按九一分成给他们佃农,也可以吃饱饭了吧,或许他们有了这样的土地后,也可以让家里的其他人都穿上衣服了吧。

  还有秦沛之前组建洗冤诉苦的活动,让底层的士兵们也相信,自己在获得军功之后,不会被其他人给吞没了去,这在过去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

  这让他们对打仗这件事除了本能对死亡的恐惧之外,还有了希冀。

  希冀自己能够获得军功,成为士官,成为将领。

  有这些心思在,这些士兵们对打仗的恐惧感顿时就消散了许多,更不用说他们之前和大贞国那边还有过几次接触战经验。

  不知道是因为有充足后勤保障的情况,他们终于吃得饱穿得暖了,还是因为在秦长史的组织下,大家都开始有系统地开始和老兵们,以及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士官学习了对敌技术,有次甚至做到了完全没有牺牲的全员返回……

  “战!!!”

  士兵们高举着手中兵戈,大声回应着,充满杀气的声音回响在森林之中,隐约传递到了大贞国营寨内,引起一些不知道情况的人茫然抬头。

  --------------------

  作者有话要说:

  军队一些改造的事情我怂了,就这样模糊写吧_(:3」∠)_

  第59章

  秦沛对自己指挥能力心里没有什么底, 那些做主帅的,都是脑子里看着整个局的, 秦沛没有这个天赋, 更何况他现在要做的不是防守在熟悉的地界,而是去打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地利并不在他这边。

  大贞多山林和丘陵,也没有特别正经的城池, 秦沛以自己之前见到的景象做出来这样的判断, 在敌人腹地之中还敌众我寡, 这样行军打仗是很容易散落开来的, 散开的军队在兵书里那是完全废掉,不能称作军队的。

  但他想要这一年三熟的地, 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准备。

  而秦沛这边能够调用的兵马本就不多, 而在他国也没有办法补充兵源,这些散去的士兵要怎么作战也是个大问题。

  ——秦沛倒是知道西都府其他地方士兵散了,就会出现很多逃兵,但现在作战的地方是大贞,散开后做逃兵反而没有回归军队活下来的几率大,再加上他提升了军队待遇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底层士兵对军队归心的程度很高, 秦沛虽不懂军魂什么的,但也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散兵作战问题上没有谁能给予秦沛指点, 他带的兵书里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法,而他这个做主帅的也不能在底下人露出困扰的样子,最终他就只能参考着自己做文官的经验来做。

  让手底下的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不懂的情况就去询问上级, 由上级来进行指导,上级不懂就问上上级。

  这种套用是否可行秦沛不确定,但……

  他想的只是拿下大贞的几个城池,然后后续只要把这些城池守住,等到大将军和西夷那边的战事结束来援就可以了,后续再和大贞进行协商谈判,要上一两座城池作为学习研究的地方。

  大贞和邵朝这么近,那么拿到大贞的粮种后,肯定他们邵朝这边也有能一年三熟或者两熟地。

  秦沛只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而在他这段时间和大贞那边的交锋情况来看,大贞还挺菜的,试试也不会逝世,为什么不试试?

  在把进攻大邵的那批大贞国.军队打退之后,秦沛就直接开了个大会,把接下来的指挥作战的安排,要打哪里,怎么打,遇到困难要怎么退,听到其他地方还有战斗声音要怎么应援,战线顺利在什么位置集合会师,如果不顺利要到哪边谋取下一次机会等等讯息,详细的传达下去,到达每一个士兵的耳朵里。

  秦沛这个行为让所有参战的将士们都傻了眼。

  那位西都府的定远将军都没忍住提出了异议:“长史,这样打仗的话,信息大家都知道,消息走漏出去,对方直接在我们集结的地方埋伏我们可怎么办?”

  “那只是临时的集结地,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回来,我们就会进行转移。”秦沛根据定远将军提出的质疑,迅速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并说道,“至于消息泄露这一点,我们不是在和西夷作战,也不是在和我们内部的叛军作战,是和我们过去从未有过接触的大贞国作战。”

  “这就意味着,对方那边并没有几个会我们语言的人,我们这边也听不懂他们的话。”

  之前大贞码头那边会有很多商人会邵朝的话语,那是因为他们常年靠走私盈利,自然是需要懂对面的话语,实际上大贞那边会邵朝语言的并没有几个。

  这种情况下,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优势。

  “可是……”定远将军还是觉得这不靠谱,没有这样打仗的啊!

  “有问题大家都可以说,我知道这样的仗大家都没有打过,我有思虑不周的地方,现在让大家在这里,就是在集思广益。”秦沛作为文人自然是没有少开这样的会议,事情应该是提出之后给予解决的,而不是提出来之后就放弃的。

  秦沛这话出来引起下面一阵讨论,不过先前秦沛的各种政策就一直很特别,以他现在在军队之中的威望程度,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配合着的。

  这一次作战的会议开了两天,除了吃饭睡觉,大家不论高低上下,都坐在一起商量讨论提着各种意见,在大方向确定了的情况下,逐渐在集思广益之中,根据每个人的作战经验,将相关细节全都补充了完整。

  一切行动方案确定下来后,那就是兵贵神速,带上了足够多的干粮后,秦沛只留下两千人作为留守,其余全部踏入了大贞国的山林之中。

  邵朝这边所有人对这个新战术都不是很有底,但真的到达大贞国这边之后,却发现出乎意料的有效。

  大贞国因为没有战事,本就没有多高的城墙,进入巷战和山林战后,邵朝这边的战斗方式发挥出了十分出人意料的战斗力。原本以为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攻打的城池,最终持续作战的时间只有三个时辰而已。

  这速度快的秦沛都不敢相信。

  “……长史,我们是要先修整一下,还是按照计划攻打下一座大贞城池?”之前一直不怎么同意作战的定远将军满脸兴奋地对着秦沛问道。

  没有哪个将领能够拒绝这么爽快舒服的顺风战的。

  秦沛望了望南边,略微想了下便飞快下了决定:“趁着大贞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打!能打几座城池就打几座,把我们大邵的威风给打出来,让他们闻风丧胆!”

  把人打痛了,之后谈城池归属的问题,自然是都可以谈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