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朕的天下何时能亡第75节(2 / 2)


  [也正是因为文臣如此选择,所以武将那边也同意帮助文臣,向陛下请命。]系统在邵奕懵逼地神情之中,继续说道。

  邵奕倒吸了一口冷气。

  在大邵的这段时间,邵奕是完全当做是给自己放的异世界旅游长假了,谁旅游还要加班的啊!

  而且这事还和协同会那边的情况不一样,协同会那边邵奕明确知道自己也就只是个代班而已,忙活过一阵子,要么叶共谦回来,要么其他人逐渐能接手,总之他也就帮一段时间忙也就结束了。

  而若是他开始真的接手朝政,那万一的万一,自己权臣计划不顺利,自己短时间内回不了家,岂不是很可能需要在大邵这边加上十几年的班,然后回去自己世界之后,再做加班加点的事情?

  邵奕瞬间眼前一黑,

  当然,邵奕也可以说自己作为昏君,即便这朝臣们硬要他当政,他也可以把那些文书和过去一样,当厕纸或者拿去当柴烧了。

  但……若是真是过去那些和厕纸无异的奏折,邵奕点起来没有心理负担,若是知道送上来确实是关乎民生,关于社稷的事情,邵奕还真的没办法说就这样放着不管。

  邵奕发现,自己确实推测出来了李慎可能在河东郡那边做得最坏的结果,但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结果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怎么样最坏的衍生情况。

  所以说为什么他明明和李慎说不要管河东郡当地的事情了!怎么李慎这家伙还给他搞出来这么大的事啊!!!

  但对于还在河东郡之中,李慎拿着部下送呈上来的各种证据,继续杀伐果决斩人脑袋没有着半点犹豫。

  他觉得自己确实是忠心耿耿,完全恪尽职守地执行着每一个细节吩咐。

  比如融入最底层的百姓,和他们打成一片后,获取了很多来自河东郡上下对他禁封的消息。

  这天下最多的耳目就是百姓了,他们往往就如同呼吸一般存在于很多并不会被那些人在意的地方。

  只不过过去那些犯事的人不会在乎他们,搜寻的人也不会重视他们。

  但有了陛下指引的李慎并不会这样。

  那个庄子之中,李慎就找到了指向某个河东郡家族的相关物品,借口巡视河东郡内还有没有类似庄子之后,又在其他村落之中,了解更多河东郡内和谋逆有关的事情。

  私造武器自然是有的,私自开采矿物然后买卖的也有的,最严重的李慎还知道河东郡内有一处铜矿,也在这被偷偷开挖的矿物范围内,并且几个河东郡的家族联合起来把持着,私自铸造起来货币。

  这些事情,都是可以一样视作谋逆的重罪,没有例外。

  若是没有陛下叮嘱,李慎在面对河东郡从上到下如此众多的人,肯定是会犹豫的。

  所谓法不责众,河东郡少了这么多官员,少了这么多豪门,那河东郡之后要怎么维持正常运转,给朝廷纳税呢?

  不过李慎他有陛下的叮嘱,所以他不需要有顾忌。

  陛下说了,不需要考虑河东郡的政务问题,所以他就完全不考虑这些人杀了之后会对河东郡政务体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一切便宜行事!!

  李慎无所顾忌地把自己当做陛下手中的刀剑,为陛下清理道路。

  他是来处理谋逆的,那么就把这些谋逆全都给处理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汉语有一千种理解方式。

  李慎:我是懂陛下的!

  第92章

  邵奕还不知道自己的话语被李慎怎么样的理解, 但他本身也是相信李慎在这事上并不会有问题,李慎之所以在河东郡杀那么多人, 肯定是因为河东郡那边出大问题了。

  ——本来大邵就是由地方动乱亡国的, 出现大问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邵奕并没有在意东都府来信之中对李慎的指责,李慎忠心这点已经从系统那边证实了。在同位体做暴君的时候,对方也依然是对同位体忠心耿耿,邵奕觉得自己怎么样也不会比同位体这个皇帝对人还差的。

  李慎之事即便要处理, 也是要等李慎从河东郡那边归来了, 现在邵奕他需要面对的自然是朝臣们对开科取士这件事情的请求上。

  衡量了下利弊, 邵奕觉得以现在大邵的情况, 他压着不开科举已经是意义不大了,那些协同会的书生们已经开始四处开花, 津东郡那边协同会分部已经有声有色, 而南贞郡那边就更加不用说。

  最开始邵奕不科举就是不希望这些书生去影响地方大佬,现在人家都已经去地方大佬那边了,压着科举有什么用呢?除了让自己加班。

  “那便开科取士吧。”邵奕在一番思考后最终说道。

  终于在百般请求之下得到了他们陛下的首肯,下头那些文臣们感动不已,不少人想起自己去岁过得那些日子,不由双眼泛红,对着邵奕三呼万岁。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啊。

  陛下对他们文臣做出了让步了, 这是陛下终于开始接纳他们的体现啊!

  文臣们情绪翻腾着,已经开始畅想了大量士子进入朝廷之后的美好时光。

  ——外地被贬谪的官员们希望自己能早日回京, 但对于京都城这些已经坐上高位的官员们来说,自然是开科取士把空职补上,自己永远坐在高位上最好。

  不过畅想总归也只是畅想, 现实就是即便现在陛下同意开科取士,从筹备到真正考核完毕也是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

  现在大邵的科举制度还是出于很初级的阶段, 只有乡试和会试两级,而且即便是这样,科举其实本身就没有开过几次,要不然现在朝堂上也不会还是世家当道,压着科举那么多年都不开。

  更不要说大邵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开科举了,过去有经验的老臣们又几乎都不在现在的朝堂之上,单单筹备和通知到各个郡县地方,让各郡府开展乡试,再到京都城开展会试,怎么的也要到深秋才能把这批新人给确定下来。

  这段时间里头肯定也不能让河东郡那边的官职空缺着。

  面对这个问题邵奕第一想法其实是自己贬谪下去那么多朝中大臣,要不就直接把他们提一提补个缺,和秦沛一样搞兼职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