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节(2 / 2)

  大纲交给陆诚,她坐到一边,等他提建议。

  办公桌前,陆诚看大纲看得心情很复杂。

  即便有《那年春光下》做铺垫,他也没想到谢青还有写这种文的打算。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说“网络只是一个载体,不该刻意区分网文和传统文学”,但这篇文,也还是太不网文了。

  所以站在客观角度,这篇文真的不写最好。

  《那年春光下》再怎么现实灰暗,也还是网文化的东西,让他推奖给资源,他都可以。

  可这篇,他连放哪儿连载合适一时都想不到。

  清清嗓子,陆诚委婉询问:“你怎么想起写这种题材了……”

  “一直想写。”谢青笑了下,“我觉得描绘家乡的成长过程,很浪漫。”

  “……”他发觉自己有的时候也还是不了解作家的脑回路的。

  她又说:“你知道我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吗?”

  陆诚:“什么?”

  “玉是琼楼玉宇的玉,篱是篱落疏疏的篱。”她一字一顿道,“琼楼玉宇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篱落疏疏是脚踏实地的现实。”

  年少轻狂时最爱畅想未来。

  那时她想,早晚有一天,她要变成一个既受欢迎又有深度的作家。

  想有深度,就不能只有天马行空。

  陆诚把先前打好腹稿的话都咽了回去。

  如果她是心血来潮突然想高深一把,他可以尝试劝她;但既然这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他就不能干预。

  写就写吧,反正大事都已经解决了。

  充其量就是作品不会太成功。

  有几个作家能保证自己的作品部部成功?写出惊世巨著的《魔戒》的托尔金,名下也有几部作品鲜为人知。

  他把大纲交回她手里:“写吧……我努力给你推一下奖。”

  “没关系。”谢青笑笑,“我知道这个冷,就是因为执念写一下,成绩好不好我不在乎的。”

  这天之后,谢青就进入了新一轮的埋头写作。

  现实向作品她有些手生,但好在背景是她切实经历过的背景,写起来也还算顺利。

  网上的掐架在几度发酵之后,热度终于开始走低。

  娱乐圈正好又出了明星出轨的八卦,关注度一下被分流不少。

  在事情即将被大家淡忘的时候,却又出现了新的转折。

  某卫视有名的生活类栏目,放出了即将播出的新一期节目的预告。

  预告中,这一期节目的采访对象,是几个中年男人。

  “我弟弟当时根本不知道她怀孕了,也已经组建了家庭。”

  “后来这个孩子生下来,家里一下就不太平了。我弟弟也离了婚,北京的工作也没了。”

  “但毕竟是个孩子啊,我们就还是照顾他,大家对他都是很不错的。”

  “没想到他长大了,翅膀硬了,就这样。现在他爸在病床上躺着,他人也不来电话也不接。”

  “都说他在北京赚了挺多钱的,我们也不想影响他工作。”

  “我们是没办法了才向你们节目求助的。”

  预告的大部分画面没有对着人,而是在播放声音的过程中切入了一些其他的镜头。

  观众们便看到了一些照片,大多是一对父子。父亲长得英俊,儿子也眉清目秀。

  这些显然都是比较老的照片了,还在大量使用胶卷的年代拍下的那种。像素有限,颜色也灰蒙蒙。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张高清图。

  图上的男人西装革履,旁边的女士一袭风格简约的小礼服。

  两个人的脸都被马赛克糊掉了,但依旧能看出,这是一个很讲究的场合。

  与几个接受采访的中年男人的画风格格不入。

  而在两个人背后,是一张巨大的彩色海报。

  海报上的几个古装人物大家最近也算熟悉,底下还有三个大字:《诉风月》。

  于是很快有人反应过来:“这是《诉风月》杀青现场的照片吧?”

  是的,就是《诉风月》杀青现场的照片。

  不仅如此,这张图没有马赛克的高清版本,还被剧组作为杀青新闻的配图发在网上过。

  上面的两个人,正是陆诚和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