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宫阙有韶华第104节(2 / 2)


  “诺。”燕歌福身,从寝殿中退出去。顾鸾怔怔地坐在那儿,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这种事再怎么说早有准备,真到眼前也还是让人难过的,说接受就接受根本不可能。

  但她能看得开,也必须看开。

  摇了摇头,在永昕永昀进殿的时候,顾鸾绽开了一张笑脸:“过来,母妃抱。”

  两个孩子手拉着手,屁颠屁颠地往她面前跑。顾鸾将他们拥住,各亲一下:“过两天母妃要过生辰了!”

  “生辰?”兄弟两个觉得这个词好似有点耳熟,又想不起是什么意思,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

  “哈哈哈哈不懂就算了。”顾鸾摸摸他们的额头,“走,母妃带你们找柿子玩去。”

  “好!”兄弟两个欢天喜地。

  柿子最好玩了,只是母妃不在的话,柿子总是很没耐心,不肯跟他们两个好好玩。

  还是母妃面子大!

  如此一晃又两日过去。

  顾鸾发现她着实很会给自己找乐子,凭着一颗不愿让自己难过的心,她把每一日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到了元月廿八,也就是生辰这天,她还是会有克制不住的期待冒出来,盼着他至少今晚能到纯熙宫来看看。

  ――哪怕只是来用个膳呢?即便他有了新欢,也不能一下子将她忘得这么彻底呀。

  顾鸾一边想,一边钻进了小厨房给自己搓寿面。

  寿面委实难做,她小时候吃过一根面装满一整碗的那种,吃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自己动手做才知竟这样容易断。

  她自晌午开始做,做坏了不知多少回才成功,不知不觉一直做到了傍晚,可算做成了一根像样的,顺利下了锅。

  紫宸殿后的御膳房里,宫人们屏息候在院中,提心吊胆地等着,终于看到皇上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他一身玄色常服,一如既往的丰神俊朗,手里拎着只食盒,气定神闲地往外走。

  一众宫人无声地恭送,待得起身,又都不自觉地往外张望。

  “看什么看!”掌事王敬低喝,“管好你们的眼睛和嘴巴,别乱看,更不许到外头乱说。”

  “诺。”宫人们瑟缩着应声,接着便各自钻进屋子里忙去了。

  夜色深沉,宫道安寂,张俊提着宫灯跟在楚稷身侧,想想这些天的事,心里直替他紧张,忍不住地瞎琢磨:“万一佳妃娘娘已用过膳了呢?”

  “不可能。”楚稷自信,“她从不这么早用晚膳。”

  果不其然,在他走进纯熙宫正殿的时候,顾鸾不在。燕歌面带惊喜地上前问安,禀话说:“娘娘在小厨房……说想自己做个寿面。”

  “哦。”楚稷点点头,自顾自在茶榻边坐了下来。燕歌又道:“奴婢去请娘娘过来……”

  “不必扰她。”他含笑,“朕等一等。”

  燕歌看着他这副心情大好的样子,心情复杂。

  男人啊,总能这样将感情处理得“很好”。万花丛中过,或还觉得自己对每个人都是真心的。

  燕歌退开了两步,束手立在一旁,没再多事。

  不多时,顾鸾回到了寝殿来。她身后跟了个宫女帮她端着面,冷不丁地看见楚稷,她微滞,驻足福身,眼帘低垂:“今日不忙?”

  他道:“你生辰啊。”

  哦,你还记得。

  她心里到底还是有点别扭的,敷衍地笑笑,就回身自己接过了那碗面,放到桌上,拿起筷子要吃。

  楚稷起身,拎起榻桌上的食盒也走到桌边,适合一放,将她跟前的面碗端开了:“等会儿再吃面。”

  顾鸾皱眉:“会坨的。”

  他似没听见,打开适合,端出一只瓷碟搁在她面前:“先尝尝这个。”

  顾鸾眼底一颤。

  碟子里是八个小包子,皮很薄,应是灌汤包。

  俯身搬了下绣墩,楚稷在她身边坐下,以手支颐,启唇催促:“快尝尝。”

  她不解其意,万般心事暂且按下不表,依言夹起一个,咬破点皮吸了口汤,神色蓦地镇住。

  仔细品了品,她抬眸:“出宫去那家店买的?”

  楚稷眯眼笑:“买回来早就凉了。”

  她微滞:“那怎么弄的?”

  “嘿。”他笑意直浸眼底,很有炫耀之意,“我做的。”

  她以为他在开玩笑,拧着眉看他,他理直气壮地回看。

  二人对视两息,倒是张俊在旁边绷不住了,笑了声,揖道:“娘娘不知,皇上可一连出去偷师了十几天呢!因着皇上对厨艺这块……实在知之甚少,每日都要花上三两个时辰,才可算能将这东西做下来。”

  一瞬之间,仿有电光火石在顾鸾脑海中一击,她不自禁地看向燕歌,燕歌亦一脸惊异。

  张俊还在旁边绘声绘色地继续说着:“皇上还将这事瞒得滴水不漏,每次出去都只让下奴一个人跟着,想在生辰这天给娘娘一个惊喜。下奴琢磨着让宫中御厨学会做来也一样,皇上还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