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2 / 2)


  郑青桔刚松了一口气,就听见郑青鸾道:“比那个还糟糕!”

  见院子里没有旁人,郑青鸾就小声的这个张家三公子的来头详细的说了说。

  郑青鸾惊得长大了嘴巴,有些结巴的道:“奴---奴----奴籍?奸生子!父不详!”

  郑青鸾肯定的点点头!她心里也犯愁!这事没那么容易了!据说这张忠已经二十了,尚未娶亲,奴籍女子他看不上,良家谁肯把闺女嫁他!郑家好歹算是小康之家,薄有资产,长房的三个姑娘还真就是娇养大的,父亲是童生,自身又识文断字,长得的都是美人。对张忠来说,这样人家的姑娘绝对称心满意。怕是不会轻易放手!

  可这事传开了对郑青桔的影响却是最大的!自己订亲了,郑青蔓在省府,影响不到她。

  而郑青桔不一样,她已经是十四岁的大姑娘,该说亲了!本来就因为自己跟萧家的事起起落落,好些人家怕受牵连都不敢来结亲。若是长房三个姑娘与张家那个狗屁三公子的事闹出来,影响就更坏了。姑娘家耽搁了婚事,一辈子就毁了。

  郑青鸾此刻恨不能生吃了长房三个蠢货!心不在焉的听着郑青桔八卦张家事,一面在心里琢磨郑青桔的亲事。

  最好在闹出来之前订下!可是到哪找满意的女婿呢!他把认识的人家适龄的少年一个一个的往过排,直到一家人吃完午饭,她才想起那个人。

  “怎么了?哪不舒服吗?吃这么点,心不在焉的?”钱氏边收拾碗筷,边问。

  郑青鸾这才收了心思,道:“没事!就是没胃口。”又对郑青桔道:“姐,你去村头李家打一斤酸浆酒呗!我实在没胃口,开开胃。”

  酸浆酒是用山楂酿的果酒,酸酸甜甜的最是开胃。李家祖传的手艺,靠着这个方子养家,日子过的不错。

  “让小八去呗!我还要刷锅洗碗!”郑青桔翻了白眼,她有些心疼钱。没胃口是不饿,饿了自然就吃的香甜。喝什么果酒,钱多了烧的!但到底心疼妹妹晚上读书辛苦,只赏了个白眼了事!

  “你跟他家大丫那么熟!你去她还不多打二两呀!”郑青鸾太了解这个姐姐,只要是能省钱,又占便宜的事,她一准干。她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尤其对自己家人。其实连小八都看出来郑青鸾有意将郑青桔支出去,偏她不往那想。

  一听有便宜占,马上去厨房拎了个水罐子,出门了。

  见郑青桔走了,一家人都看着她,郑青鸾才一脸忧虑的把晌午的事说了,又说了自己关于郑青桔亲事的担忧。

  ☆、第16章 “烂桃花”引来乘龙婿

  第十六章“烂桃花”引来乘龙婿

  “本来我还想着等明年咱们家境况好些了,再考虑桔子的婚事,现在确实不行了。”郑老三轻轻一叹,面色又难看了几分。

  钱氏气的直大口喘气,“怎的做这样没脸没皮的事!这要闹出来,咱家的姑娘都得送庙里!我去找他们。”站起身就要出去。

  “他娘!”郑老三拉住钱氏,“事已经出来了,再闹也无济于事,咱们得把大丫头的亲事先定下来。你去一闹,咱们连这最后的准备时间都没了。”

  钱氏恍然的坐下,想了想,“我马上回娘家,大哥家二小子十三了,比桔子小一岁,也不打紧。”

  “不行。”郑青鸾马上喝止。她一听表亲就立马否决,近亲结亲什么的,真心接受无能!

  “不行。”三郎和五郎也一致反对。这个二表弟太老实木讷,根本配不上大姐。

  “怎地不行!你二表哥忠厚老实,踏实肯干,你舅舅舅妈都是本分人------”钱氏有些恼。

  “娘!你想啥呢!我们哪是看不上舅家,看不上表哥了?你不能一着急就乱了分寸呀!”郑青鸾真是挺头疼自家老娘这急性子。

  “他娘!别急!有我呢!”郑老三连忙安抚,“万事有我担着,你别上火,静静心,这事急不得,忙中易出错。”

  “娘!大不了我养姐姐一辈子就是了!别急!”小八忙过去给钱氏顺气,“有合适的就嫁!没合适的就不嫁!咱家养得起!”

  郑青鸾看着不像样,又怕钱氏急出个好歹来,连忙道:“我有个合适的人选,爹娘参详参详!”

  “谁?”一家人异口同声的问。

  “汪兴华!”见大家疑惑的眼神,郑青鸾补充:“县衙的捕头!”

  钱氏和三郎五郎一脸疑惑。

  “他?”郑老三有几分了然,随后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钱氏有几分喜悦,“多大年纪了?家里还有什么人?能当捕头,应该有几分家资才对!不会年纪太大吧。”

  三郎和五郎都皱了眉头。五郎道:“下九流。”

  下九流是指: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高台、吹、马戏、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卖油、修脚、剃头、抬食合、裁缝、优、吹鼓手、巫、大神、梆、戏子、街、卖糖。

  而汪兴华确实是衙差,属下九流。

  其实普通百姓并不看重这些,只看重谁家的日子过的好,谁家的日子过的自在。

  钱氏就是这样看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能保证女儿衣食无忧,没有遭心事,就是好亲事。所以她不乐意的道:“什么下九流上九流!人有本事就行!咱家不看重这个。”

  郑青鸾有几分明白两个哥哥的意思,他们并不是看不起这样的出身,而是担心日后她嫁入萧家被人嗤笑,怕他们将来有了功名,门第差距使亲人不睦。她笑了笑,道:“哥哥们着相了!”

  郑老三点点头,颇含深意的看了看小女儿,道:“是个好人选!”又问郑青鸾,“你怎么想到他的?”

  郑青鸾心里“咯噔”一下!这些日子,她一直闭口不谈当日在牢里的那一夜,就怕一不小心漏了萧云峰的消息。这个家就没笨人!钱氏也许想不起汪兴华是谁,但郑老三一定记得!记得当年和萧云峰一起在郑家小住的小子!

  郑青鸾在心里叹了口气,怕他们知道了担心,但他们不知道似乎更担心。

  郑青鸾只得把当日的情形告诉家人。又道:“在那样的情形下,能顾念当年那一点点情分帮忙,是忠义之人!萧家的事起起落落几经周折到如今还不消停,普通庄户人家不敢和咱们结亲,即便是结亲,万一将来出事,也未必护得住姐姐。但汪兴华不一样,世代的捕头,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自有一套他们的处世之道,护姐姐周全是肯定的。要是萧家的事了结了,咱家也出头了,他又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转个武职,换个官身也能挑起来。上九流下九流什么的,压根就不是事。这也是我不愿意选庄户人家的原因,就怕到时给他担子他挑不起来!”

  “反正,结这个亲,进退都可保姐姐无忧。”

  “那孩子那天来了?!”钱氏激动的抓着郑老三的胳膊,“他爹!我没听错吧。”

  郑老三点点头,“还算有情有义!”这是说的萧云峰。

  “我说怎么好好的你抓住杜县尉的把柄就不撒手,就是故意刺激姓杜的转移视线。”五郎眼睛一亮。

  郑青鸾讪讪的笑笑。不否认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怕日后他给自家穿小鞋。还有当日杜县尉的状况,绝对有人先出手了!她把这些解释给三郎五郎听,“没有把握我不会出手,随意树敌的。当时真是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