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节(1 / 2)





  这“二木头”看着约七八岁的年纪,只从他那过分活跃着的五官,便能看得出来,这是个狗也嫌的淘气包。

  “阿娘。”

  那淘气包叫着小李婶儿,从屋里跑了出来。

  小李婶一边帮着阿愁打水一边扭头喝着儿子:“回屋去!这是想作病怎的?大衣裳不穿就跑出来!”

  显见着男孩老是被他娘骂的,竟是一点儿畏惧都没有,只靠过来,看着阿愁一阵挤眉弄眼,又扯着他娘的衣摆道:“这就是阿莫姨领回来的那个小叫花子吗?”

  阿愁蓦地一眨眼。

  小李婶也是一愣,低头喝着儿子道:“胡说什么呢?又皮痒了!”

  “我才没有胡说呢,是王大娘说的!”被他阿娘那么一喝,二木头明显迁怒到了阿愁身上,冲着阿愁又是一阵呲牙咧嘴,道:“阿娘给阿爹送饭去的时候,王大娘过来找阿莫姨,因莫姨不在,她就悄悄跟阿婆说了。不信你问阿婆去!”

  二木头说到王大娘时,阿愁原以为他说的是西厢里的那位王阿婆,便忍不住回头往西厢里看了一眼,却是正看到西厢的门帘晃了一下,显然是那王阿婆听到院子里的说话声,原打算出来的,这会儿却因着二木头的话,又把头缩了回去。不过,阿愁倒因着她的这个举动,忽然就明白到,二木头嘴里的“王大娘”应该不是她,那个“阿婆”才是这位。

  小李婶似乎也看到了西厢里微微动了一下的门帘,只皱着眉头喝着她儿子道:“你又偷听大人说话!”又道,“什么小叫花子?这是你阿莫姨新收的徒弟……”

  “就是小叫花子嘛!”那二木头打断她,“王大娘说,这丫头是阿莫姨打慈善局里领回来的,可不就是小叫花子了?!”又道,“王大娘还说,会被扔到慈善局去的,肯定都没个什么正经出身,只怕不是奸生子就是那贼偷家里出来的。还说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叫我们这院里各家各户都看严了门户,别叫人给惦记上呢!”

  他这话一说出口,阿愁忍不住就皱起了眉。许是因为她心里总当自己是秋阳更多一些的缘故,便是曾听人说过,坊间百姓对于他们这些慈幼院出身的孩子都心存偏见,她也不曾怎么在意过。直到听了这孩子的话,她才真正意识到,如今的她正身处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品性常常会被人跟其出身联系在一起。

  她这里挑高眉头时,那小李婶则更是当下就黑了脸,喝着“胡说八道”,回手就要去打二木头。

  二木头一见,赶紧抱着个脑袋就往西厢跑,一边大声叫着证人出来替他作证:“阿婆,阿婆,你快出来给我做个证呀,我可没说谎,她就是个小叫花子嘛!”

  “你还敢说!”小李婶扔下井绳,捉过儿子就往他屁股上狠盖了两巴掌,一边骂道:“那王大喇叭嘴里能出来什么好话,这你也信?!”

  她只顾着打儿子了,也就没注意到,原本被她随手搁在井台边上的木桶因着井绳的晃动而失去平衡,“咚”的一声掉进了井里。

  显见着那二木头是挨打挨惯了的,他娘的巴掌才刚刚举起,还没有落下,他那里就已经发出一阵杀猪似的干嚎。

  此时西厢里的王阿婆也不好继续躲在屋里了,赶紧出来拦下小李婶。其他屋里的人听到这动静,也都纷纷跑了出来。

  于是,阿愁头一次见到了这大杂院里大多数的人。

  那一楼的南屋里跑出来的,是一个和阿愁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她的身后跟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妇人看上去年纪比小李婶略长一些,怀里抱着的孩子只周岁的模样。

  一楼的西厢房里,则是一溜出来四个女孩。四个女孩的个头竟是依次递减,显得十分的齐整。那最大的女孩该有十三四岁了,最小的那个则看上去跟那二木头一样年纪。在四个女孩的身后,一个大肚子的妇人从门帘里往外探了一下头,便又缩了回去。

  一楼的东厢里,则出来两个明显是父子的男子。老头约五十来岁,少年则才十五六岁的模样。二人出来后,却并没有像南屋里那个抱孩子的妇人那样上前去拦小李婶,他二人倒跟是特意出来看阿愁的一般,看了阿愁一眼后,便又双双回了屋。

  倒是楼上西厢里的两个住户都跑下来帮着拉开那俩母子。

  听着那几个孩子对这二人的称呼,阿愁才知道,住二楼西厢北间的五旬老妇应该是姓宋,住南间的那个三旬妇人姓唐。

  她二人跑下来时,楼上南屋有人出来站在栏杆边往下看了一眼,不待阿愁抬头去看清那人的模样,便有人把那人给扯回了屋里。

  至于二楼东厢里的郑阿婶家里似乎没人,倒没人出来看热闹。

  正热闹着,就听得二楼上响起“咣”的一声踹门声。阿愁一抬头,就只见她家隔壁的那间倒厦里,有人怒气冲冲地冲了出来。

  却是个肩上披着件桃红色大袄的年轻女子。女子散着头发,似乎是正在睡觉的模样。那女子握着大袄的领口,探头冲着楼下吼道:“有完没完啦?干脆一下子打死算了,这零头碎脑的打也打不死,倒白扰人清静!”

  小李婶一听,立时就住了手,扬起头冲那女子叫道:“你说什么呢?这大过年的,晦不晦气?!”

  “哟,”女子娇笑一声,道:“果然是二嫂子这日子过得滋润,离着过年可还有大半个月呢,您就这么巴望着过年了。”却是忽地一冷脸,冷哼道:“想也是,孙老和大先生在当铺做着供奉,二先生又是药铺账房,你家里男人一个个都有出息,也养得起你们,你们日子好过,可好歹也体谅一下我们这些没男人的苦命人啊!我们可是还得自个儿挣钱养活自个儿呢!”说着,却是一甩头,恨恨地摔门回去了。

  而,被这女子一闹,楼下打孩子的戏码也演不下去了。于是小李婶就这么被她嫂子拖了回去。那一溜站在廊下的几个女孩倒是对阿愁一阵好奇,只是转眼也被各自的家长给叫了回去。

  阿愁看看眨眼间人去楼空的天井,再低头看看那只在井底沉浮着的木桶,不由一阵摇头叹气——这日子,好像不太好过呢。

  第二十五章·平行线

  小李婶只顾着打孩子了,于一个不留神之下,便叫那搁在井台边缘处的木桶,连着井绳一同溜下了井口。

  这会儿曲终人散,天井里只剩下了阿愁一个。她把两只手撑在井口边缘处,低头看着那只于井底水中沉浮着的小木桶,忍不住默默叹了口气。

  如果说之前的她,多少对自己这穿越者的身份还抱有那么一点点盲目乐观的话,如今这样的现实,则等于是兜头给了她一瓢冷水。因为,虽然来自于那个号称“人人平等”的世界,秋阳的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阶级”二字原是无所不在的。

  不管你再如何诉说着“人人生而平等”,其实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一个人,从最初遗传自父母的资质,到其所生存的环境,再到后期所受的教育……等等等等,这些终将使得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分出个高低上下来。然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群人的高低上下,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阶级。以及,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间,如山一般不可跨越的距离……

  *·*·*

  其实,远在秦川刚跟着他妈妈搬来他们小区时,秋阳奶奶就曾跟秋阳他们预言过:“这孩子,跟你们不是一类人。”

  秋阳奶奶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仅因为秦川长得好,学习好,更因为他身上那种有别于草根一族的卓越气质。哪怕才刚跟人打过架,秋阳看上去就跟只在泥潭里滚过的猪一般,秦川却总能保持着干干净净的模样,甚至连他总爱穿着的白恤衫,都依旧能在阳光下白得直晃人眼。

  小时候的秋阳,没少因为他这模样,而故意把脸上手上的泥巴往他身上擦。

  这般擦着擦着,她就成了十五岁的少女。

  那年,秦川十六。

  十六岁的秦川,跟一杆挺拔的翠竹一般,虽然看着仍带有发育期男孩特有的瘦长,却也已经开始往骨架上添了肌肉。

  当秋阳再次习惯性地把弄脏了的手往秦川胸口上抹着时,掌心下那结实的躯体,却是头一次叫她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她抬起头,头顶上方,秦川和往常一样,在皱眉看着她。

  而,虽然他和往常一样地皱着眉头,秋阳却能清晰地感觉到,他藏于眼底的那片温暖笑意。

  那一刻,她莫名就害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