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这两样东西,如今都收在莫娘子给她的一个小木匣子里……

  因今儿是观音的生日,原本算得门庭冷落的圣莲庵门前竟难得停了一片车马。三位娘子都是信佛之人,于大殿里上完香后,她们便又去了后面的禅院里“听经”。

  和其他禅院庵堂里的“讲经”不同,因这圣莲庵里多数僧众都修着闭口禅,这里却是没人给“讲经”,只有“听经”——便是跟着那一众尼姑们于禅堂里打着坐,听着那木鱼鼓磬之声在心里默念经文罢了。

  几位娘子都会背诵经文,柳青和阿愁两位可不会。那柳娘子便吩咐柳青带阿愁出去转转,等这边结束的钟声响起再过来。

  因柳青明显一脸不愿意的模样,阿愁便主动提出,她想去后面菜园子里看看那位严厉的圆慧老师傅,倒并不需要柳青陪着。莫娘子听了,各自交待了他二人几句后,便不管他们了。

  阿愁原想找一找净明的,可今儿庵堂里的人很多,她想着净明肯定很忙,便歇了这念头,直接去了后面的菜园子。

  等她来到菜园子里时,就只见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碧绿,却是不见一个人影。

  阿愁离开慈幼院时,时节还在腊月里,如今则已经快过了二月中旬了。可似乎时间于这菜园子来说,是静止的一般。阿愁这般东张西望时,就只见那一洼洼的菜地竟跟她上次来时一模一样,该种着什么的,还是种着什么。连因她“挖”萝卜而留下的那几个坑,都依旧还是几个没被补种上的坑洞。

  唯一的变化,大概就只是小屋后方的那株大柳树了。

  上一次来时,那株大柳树看起来枝节虬劲,一派老态龙钟。如今那枝叶间则全都爆出一树的青眼,这般远远看去,仿佛整株树都笼在一层似有若无的灰绿色薄雾中一般。

  就在阿愁抬头看着那株大柳树时,只听得那守菜园的小屋木门“吱呀”一声响,从屋里出来一个人。

  阿愁原以为是圆慧师太的,可定睛一看,却发现,出来的是个年纪在十二三岁左右的小尼姑。

  和带发修行的净明不同,这个小尼姑已经剃度了。便是她头上戴着僧帽,阿愁依旧能够看到僧帽下一截青青的头皮。

  小尼姑一手拿着一个箩筐,另一只手里拿着个锄头。从屋里出来,她回手关上门,回头间,忽然看到阿愁,倒把小尼姑吓了一跳。她愣了愣,才想起来向阿愁合十行礼。

  似乎这小尼姑也在修着闭口禅的,虽然她向阿愁行着礼,却是始终一声不吭。

  阿愁也赶紧给她回了个礼,抬头笑问道:“圆慧师太在吗?”

  小尼姑眨了一下眼,摇了摇头,便拖着那箩筐和锄头下了菜地——竟是当阿愁不在一般。

  因这会儿前头法会尚未结束,阿愁一时无处可去,便在屋外找了个三条腿的坏凳子勉强坐了,然后撑着下巴,看着那小尼姑在菜地里忙碌着。

  说起来,当初在慈幼院时,阿愁只在这菜地里帮过一回忙(且还闹出一个大笑话),她认得萝卜,认得青菜,却是不认得那个小尼姑这会儿正在挖着的菜。

  那小尼姑沿着菜垄用锄头挖出一棵菜来,便蹲下身去,磕掉菜根处的泥土,然后将那菜扔进箩筐里。

  看着她重复起身蹲下,阿愁都替她累了,她依旧机械地运作着。

  阿愁想着,反正她也闲着,便站起身,走到那小尼姑身边,在她挖出一棵菜之后,抢在她蹲下前,捡起那菜,磕掉菜根上的土,然后将那菜扔进箩筐里。

  干完这些,她蹲在菜垄旁,抬头冲着那小尼姑弯眼露出她那标志般丑萌丑萌的笑脸来。

  小尼姑愣了愣,然后也回应给她一个微笑。

  于是,当净明小师傅跟圆慧大师傅两个回到菜园子里时,就只见庵里新来的小尼姑,正跟一个大头娃娃配合默契地在菜地里忙碌着。

  那圆慧师太的眉宇之间依旧高高隆起着一个“川”字纹,便是认出阿愁时,眉宇间略松了一松,那三道纹路依旧还是那般清晰。

  净明小师傅如今则已经剃度了,却还是一如当初那般爱说爱笑,全然不像个出家人。

  “我原还说,怎么好久没见你了呢,”她拉着阿愁就是一阵叽叽呱呱,“后来才听人说,你被人领养了。可真要恭喜你了呢。对了,如今你做什么?”

  阿愁看看她那僧帽下同样泛着青的头皮,不禁不好意思地挠了挠眉梢,笑道:“给人……梳头的。”

  净明一愣,这才明白她那一眼的意思,不由哈哈笑了起来,道:“三千烦恼一剃无。不要这俗物,断了这凡根,我可就大自在了呢……”

  那言下之意,不禁叫阿愁觉得,她似乎还想要度她出家去一般。

  许因着这个,也叫净明想起以前的事来,便对阿愁又笑道:“可惜我圆一师叔出游去了,不然她看到你一定会高兴的。”

  直到离开菜园,阿愁才从净明那里得知,跟她一起挖菜的那个小尼姑,竟就是她刚穿越那天,作为王府二十七郎的替身而被剃度的那个小丫鬟,如今的法名叫作净心,算是净明的小师弟了。

  第七十章·反弹

  因今儿到底是阿愁头一次休沐,三位娘子心疼她前些日子的辛苦,便没有像往年那样,把一天的时间都耗在礼佛上。只在那圣莲庵里“听”了上午的一课经文,又带着阿愁和柳青吃了一顿斋饭后,三人便离了圣莲庵。

  自年后起,三位娘子就再没聚过了,这般聚在一处,一时倒有些舍不得分开。于是三人便又去了柳娘子的家里。三位娘子一阵忆苦思甜加闲话八卦,一时竟忘了时辰,直到外头钟鼓楼上打过申时,几人这才很是不舍地散了。

  看着依依惜别的三位娘子,阿愁不禁一阵羡慕。

  其实前世时,秋阳也有几个闺蜜的。只是,那时候的她正沉溺于自己的那点小悲苦中,无瑕顾及他人。而任何一种感情,都需要双方的付出和维护。没有新的养料加入,再深厚的感情也只能慢慢枯萎凋零……

  等莫娘子师徒回到周家小楼,二人才刚一进院门,就只见原本坐在廊下写着大字的二木头提着手中的笔,跟饿虎扑食一般直直扑到她们身边,一边不带喘气儿地大声嚷嚷道:“阿莫姨阿莫姨,你们总算回来了,可遇到王府那两位小郎君了?”

  “嗯?”莫娘子被他这没头没脑的话问得一个愣神儿。

  那二木头连呼哧带喘地一连串又道:“两位小郎巳时就过来了,说是要接阿愁出去玩,偏你们都不在家,我娘也不在家,他们白等了你们一个多时辰,后来还是我娘回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你们去圣莲庵烧香了。两位小郎就说要去圣莲庵找你们,可找到你们没?”

  莫娘子的眉头不由就是微微一皱,回头看了阿愁一眼。

  阿愁的眉也是轻轻一皱。

  自上次她跟李穆开诚布公地谈过一回后,两位小郎果然就再没缠着她了,她还以为那二人转了兴致呢,却不想竟又来了。

  另一边廊下做着针线的王阿婆也站起身来笑道:“除了那两位小郎君外,早间还有个姓林的娘子带着她闺女来找过你们,因你俩都不在家,也没说什么就走了。”

  阿愁不由又和莫娘子对了个眼。

  姓林……该是林巧儿母女吧?这是因为林巧儿告状,叫林娘子上门问罪来了吗?

  莫娘子大概也想到了,那眼眸微微一沉,回头对王阿婆和二木头道了谢后,便带着阿愁上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