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等阿愁做完了思齐的妆容,扭头叫着莲枝时,莲枝回过头来,看到那边已经有三四个老梳头娘子做完了份内的两份工,那些已经上好妆的女-优们早聚在一处无所事事地闲聊了,她的一张脸顿时就拉得老长。

  莲枝走过来,见思齐弯着腰,将一张脸凑到烛台下那面支着的仅巴掌大小的铜镜上,顿时觉得,这孩子肯定是发现脸上有什么不对了,便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上前拍着思齐的背道:“看吧,早提醒你了……”

  思齐扭过脸来,那张脸,不由就令莲枝的话尾一下子梗在了喉咙里。

  眼前的少年,剑眉飞扬,双眼明亮,那略厚的唇微抿着,透着股她从来没在思齐脸上看到过的坚韧不屈——明明还是那个思齐,却似乎又不是那个思齐了。

  莲枝是教坊里的老人儿了,当年教坊里没那么多讲究时,全是她们自己动手给自己上妆的,所以她多少也懂得一些妆容的手法。可当她盯着思齐看时,却是除了看出那个梳头小学徒修齐了思齐的眉之外,一时也看不出个什么。偏就这样,叫思齐那原本呆滞平凡的五官,竟一下子灵动了起来。

  一向爱碎碎念的莲枝,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是了。

  思齐则早扭过头去,看着阿愁忽地一笑,道:“我才明白师傅说的‘意境’是个什么意思。多谢了。”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不由就叫收拾着化妆器具的阿愁眨巴了一下眼——她有听没懂。

  那思齐则已经站起身来,给莲枝让出位置,然后转身从聚在门口处的那些已经上好妆和尚未上好妆的龙套们中间挤了出去。

  那些正闲话着的龙套们,有注意到他的,在漫不经心看他一眼后,却是忽地又往他的背上看去第二眼。只是,此时的思齐已经挤了出去。

  莲枝也在看着思齐的背影。直到他的人影消失在黑暗的过道里,她这才转过头来,上上下下打量了阿愁一番,咂着嘴道了句:“可真是……”

  顿了一顿,许是觉得这不定只是偶然,便一旋那彩衣,在方凳上坐了,抬头瞪着阿愁告诫道:“可不许你乱动我的脸。”却又极矛盾地道了句,“行了,动手吧。”

  第九十一章·权谋

  等做完了手头的活计, 那些龙套们被管事吆喝着赶到楼梯边去候场之后, 阿愁等人一时都闲了下来。

  那甜姐儿凑过来, 对着阿愁一阵挤眉弄眼道:“白同情你了, 没想到你竟讨了个巧宗儿。”

  如今她们才刚看出来, 为什么那几个老梳头娘子都抢着要那几个男孩了。

  虽然大唐的男子也跟女子一样爱臭美, 可比起女子的妆容来,男子依旧是要简单得多。

  明明是不愿意在男妆上露了怯的岳菱儿, 此时也不无泛酸的道:“是呢, 偏我那两个都要画花黄, 还要贴花靥。给他们男的做妆容, 可再不需要费这些劲儿, 能省下好多事呢。”

  一旁正闲聊着的几个老梳头娘子听到, 其中便有人倚老卖老道:“哟,这才刚头一天你们就想着偷懒了?”

  行会里, 沦落到需要接这种生意的, 一般都是那快要混不下去的梳头娘子。那岳菱儿却是岳行首的女儿,加上才刚一歇下来,那几个老梳头娘子们就倚老卖老地使唤着阿愁等人给她们端茶倒水。便是她们看在岳娘子的面子上,没敢使唤岳菱儿, 却也已经叫她很不高兴了。这会儿听那老梳头娘子这般说,她立时扭头冲那接话之人虚虚一笑, 道:“哪里是想偷懒,不过是心里佩服大娘罢了。我们这里才刚给人抹完香粉,大娘那里就已经做完一整套的妆容了。这利落,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呢。”

  大家都是行内之人,便是如今岳菱儿等五人依旧还是学徒,可论起水平来,却是要比那些老梳头娘子们高出太多,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五个梳头娘子自始至终都不过是在糊弄差事罢了。

  岳菱儿小小地噎了那几个老梳头娘子一句后,那些梳头娘子也不敢再来招惹这几个小徒弟了。正好这时第一场歌舞毕,那些龙套们跑着回来换装了。

  而,虽然就舞台妆容来说,只需要于最初化好妆就不需要大动作,只要随时补一补妆便罢了,可随着节目的变动,这些龙套的服饰发式却是也需要跟着变化的,哪怕是如思齐这些男孩子们。

  那思齐的第三支舞,是军仗舞。看着他换了一身戎装,阿愁帮他改了早定好的发式后,见还有一些时间,便从妆盒里抓出眉笔,往他的眉眼上略动了些手脚,笑道:“行了。”

  于是,思齐再次凑到那铜镜前,盯着镜子里的自己一阵仔细端详,然后回头对阿愁又语焉不详地道了句:“原来是这样。”便听着楼梯下招唤的铃响声跑了。

  看着他的背影,阿愁再次眨巴了好一会儿的眼,依旧还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不过,转眼间,她就被可以连着歇上两支曲子的莲枝给缠上了。

  莲枝一下台便跑过来急急拉住阿愁,却是一改刚坐上方凳前的不信任之色,反倒是带上了一丝急切,小声问着阿愁道:“你是怎么把我这大小眼弄得一样大的?”又指着自己的左眼道:“我这眼皮上生过一次疖子,之后两只眼看起来就不一样了。你是怎么弄的?能教教我吗?”

  在阿愁刚给莲枝上完妆后,莲枝就发现了,她那原本显着一大一小的眼,却是不知道被阿愁用了什么技巧,竟调整得一般大了,且她那张脸,看上去明显要比上妆之前显年轻漂亮。若不是楼梯下响起催促她们上台的铃声,她当时就想要抓过阿愁问个究竟了。也因着这心思,叫她在台上连着出了好几个错,好在那时候台上锣鼓宣天,滥竽充数下,一时倒没被人发现。

  之前莲枝像祥林嫂那般抱怨个不休时,就不止一次提到过,她认为,如果不是她眼睛上落下疤痕破了相,她肯定可以出头的。

  见她如此急切,阿愁笑了笑,也不计较她之前的种种牢骚怪话,回身指着小案上放着的眼影和眼线笔道:“我用了这些东西……”

  “这是什么?”不等她把话说完,那莲枝早已经伸手过去,一把抓起那支笔,道:“这不是花间集的眉笔和眼影吗?”

  其实这并不是眉笔,这是阿愁新近才刚弄出来的眼线笔。只是,因为主事的李穆如今滞留京城不归,阿愁才没有将这眼线笔拿出去投进花间集罢了。

  ——当初李穆提出合伙一事时,除了想要借此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外,也是想着帮阿愁脱贫致富的。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一世的阿愁虽然换了个壳,其实骨子里她依旧还是前世那个“胸无大志”的秋阳。她之所以同意跟他合伙,与其说是她想发财,倒不如说,她更想借由他手上的资源,折腾出她想要的一些东西罢了。很显然,比起做个富家婆,她更宁愿脚踏实地靠着自己的手艺吃饭。既然她所不愿,他自然更不会强迫于她。于是乎,阿愁便真个儿成了纯研发人员,以至于李穆这一不在家,她连自己新弄出来的东西该交给谁都不知道了……

  虽然这眼线笔一时不能问世,不过,花间集里所卖的眉笔,临时倒也能够充作眼线笔用,不过是因为笔芯配方的不同,可能不容易上妆罢了。

  于是阿愁便指鹿为马地胡乱应了一回。

  “这些该怎么用?”莲枝巴巴地问着。却是似乎忽地想到了什么,便又装着个可怜模样,对阿愁道:“我知道我知道,你们有你们行内的规矩,有些东西是不能外传的。叫你教我是为难了你。可你瞧瞧,我都已经这个岁数了,再混不出个模样,我这一辈子就完了。”又道,“要不,你悄悄的教我,我给你钱……”

  阿愁看看莲枝,心里微微一叹,笑道:“我可以教你,也不要你的钱,不过,你得帮我打听一个人,她叫果儿……”

  和其他梳头娘子们的鄙帚自珍不同,阿愁并不忌讳将她知道的教给别人,何况,她那些和这个时代不同的妆容理念,愿意接受的人越多,于她来说就越是有利。

  等莲枝也上台去了,闲下来的阿愁不由就想起了那如今陷在京城动弹不得的李穆。

  李穆原以为,他最多二月里就能回来的,却不想,他、二十三郎、二十六郎,还有那十四郎,竟都被皇帝授了宿卫之职留在京城。且,据说,如今京城人都传闻,将来能够承继大统的未来储君,必定是出自他们兄弟中的一个。

  据说,那母族为世家出身的十四郎李秧,如今正得着世家们的支持;母族是书香门第的二十三郎李和,则得到朝中诸多书香寒门出身的官僚们认同;二十六郎李程虽然母族不显,却因他为人豪爽好武,很得军界诸人的好感;至于二十七郎李穆,则因他姨母跟皇后有旧,也颇受一些人看中。

  立嗣之事,自古以来就浸透了血水和权谋。既便李穆早说了他对那个位置没兴趣,阿愁则更是深知什么叫作“身不由己”。便是李穆自己无意,他姨母宜嘉夫人也未必没那心思。便是宜嘉夫人无心,她背后的皇后,只怕也更愿意让一个跟她有关系的人坐上那个位置。到时候,只怕就算李穆不愿意,他也不得不被人拱上那个位置……

  虽然李穆总以一张笑脸掩饰着他的不好接近,几年相处下来,阿愁却是比谁都知道,其实这孩子很是重情重义。不仅是他,同样跟她关系不错的二十六郎和二十三郎,其实也都是有情有义的好孩子。可这承嗣一事,却全然不由他们自己做主。作为这几个人里唯一的成年人(?),阿愁心里不得不担忧着,他们兄弟之间会不会因为这件事生了什么隔阂,有了什么心结。偏他们都在京城,她却在广陵城,便是她想要帮忙也帮不上。

  因道阻且长,从广陵城到京城,最快也需得走上大半个月。自李穆进京后,阿愁就只收到过他的三封信,且信里什么重要的事都没说,只写了一些京城的风土人情——当然,阿愁也知道,于这个敏感的时期里,他也没办法在信上写些什么要紧的事。

  因珑珠新婚,这次李穆进京并没有带走珑珠,而是带了强二狸奴和兰儿香草四人。那强二是李穆身边的总管,所以每回李穆总派着狸奴来送信。可每每被珑珠和阿愁两个盘问起来,那笨狸奴除了与有荣焉地说着他家小郎在京城如何风光,如何因着那首赞他美貌的长诗而受京城人士的追捧外,这孩子竟是一问三不知。

  不过,虽然不知道李穆能不能安然度过这承嗣的危机,阿愁倒是知道的,他那赚钱的大业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