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1 / 2)





  直到王家的客人走了,莫娘子才知道阿愁做了什么。

  她认真将打扮一新的盼弟看了一回,心里虽诧异着阿愁的能耐,回头依旧还是不客气地把阿愁给教训了一通:“如今你还没满师,竟就这么胡闹起来。若是今儿这事有个什么长短,你怎么向王师娘交待?!”

  那王师娘见莫娘子脸色不对,早猜到莫娘子得怪阿愁狂妄了,便瞪了那始作俑者四丫一眼,急急跟上楼来,对莫娘子笑道:“四丫不知轻重,竟白占了阿愁的便宜。虽然阿愁还没满师,到底辛苦了一场,这些钱儿给阿愁买点心吃,算是一点谢礼了。”

  这一下,莫娘子不好意思起来了,忙推辞道:“原不过她们小孩子家玩闹罢了,没误了你的正事就是侥天之幸,哪还敢担得这一谢。”却是再不肯收这钱。

  两个娘子相互谦让着,楼上楼下都挨了训的阿愁和四丫,不由就隔着那栏杆一阵挤眉弄眼。

  阿愁抬头时,却于无意中,对上对面南屋里韩家二姑娘那藏在门缝里的眼。

  那眼神,不由就叫阿愁想起当初李穆抢回韩柳儿手里包子塞给她时,那个同样带着阴毒的眼神来。

  她又哪里惹着这位了?

  对着那门缝下的眼,阿愁挑了挑眉梢。

  而虽然王师娘首肯了阿愁的工作,她到底没能逃过她师傅的一顿严厉批评教育加罚站墙角,且一罚就是五天,哪怕三天后,王家喜气洋洋地给阿愁包了个大红封,莫娘子依旧没肯饶了她……

  罚就罚吧。头一次独立给人做了个整体造型的阿愁将头抵着莫娘子房间里的木板墙壁,心里可美着呢。

  第九十四章·思齐

  第二次进教坊当值, 阿愁等人的待遇立时就跟昨天不同了。

  等她们在那间飘着烛油味的化妆室里做好准备后, 昨天还抱怨个不休的优伶们, 一个个都极乖顺地找着昨儿替自己上妆之人, 却是再没有了昨儿那种种牢骚怪话挑剔抱怨。只是, 这忽然平静下来的场面, 怎么看怎么透着种诡异的暗流涌动。

  今儿头一个抢着坐在阿愁面前那张方凳上的,是莲枝。紧跟着站在莲枝身后, 以肢体语言强调着存在感的, 是思齐。

  莲枝坐下后, 和思齐交换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然后便扭头去观察起旁边的人来。

  同样, 旁边左右两张方凳上坐着的人, 也在偷眼观察着莲枝。

  阿愁眨巴了一下眼,也和站在她左右的余小仙和甜姐儿交换了个不明所以的眼神, 然后便抛开疑惑, 各自工作起来。

  莲枝做完妆容后,站起身来,将方凳让给思齐,却并没有走开, 而是对阿愁道:“昨儿你让我打听的那个果儿,这该是她的本名吧?我问了, 我们第九部里头没有叫这名字的。你可知道她的艺名是什么?”

  又解释道:“我们这些人,进了教坊后,师傅就会给起个艺名, 本名就再不会用了。同属一部的人,相互还能打听得出来,若不是同一部的,又不知道个艺名,只能慢慢打听了。”

  坐在方凳上的思齐听了,便抬头问着阿愁道:“你要找人?”

  于是阿愁便把果儿大概是什么时候进教坊的事给思齐也说了一遍,道:“只听说当时她是被柳大家带进教坊的,改了什么艺名就不知道了。”

  思齐沉思了一会,道:“柳司乐是乐坊的头儿,人虽是他看中的,却未必就是他门下的弟子。不过,想来人应该就在乐坊了,只是不知道具体分在第几部罢了。”

  直到这时阿愁才知道,虽然原则上来说,教坊里的每个人都要能歌善舞会乐器,可因着各自专长不同,其实其中又细分着乐坊和舞坊的。那位据说看中了果儿的柳原柳司乐,是乐坊的正头儿;叶韶舞叶大家则是舞坊的正头儿。那乐坊管着乐师和歌伎,舞坊则管着舞伎和百戏等等。两个坊下,又根据优伶们的实力分着十八个部。如柳原,就属第一部;莲枝属第九部了;思齐则是属于第三部的。至于果儿等尚在习艺的小徒弟们,一般都在十八部。

  思齐道:“虽然不在同一部,仔细打听应该也能打听得到,我也帮你打听着吧。”

  阿愁忙不迭地一阵道谢。

  因这是第二次替他二人上妆了,且今儿戏楼里的节目跟昨儿一模一样,所以阿愁她们上妆的速度明显要比昨天快了许多。等把思齐的妆容也做齐了,那舞台下方楼梯口的铃声竟都还没有响起。

  昨儿乱哄哄抢着时间要上台的优伶们,这会儿一个个都难得地闲了下来,于是众人一边扯着闲话,一边悄悄观察对比着别人脸上的妆容。

  昨儿见识过给自己上妆的那几个小学徒的手艺后,这些优伶们顿时便分辨出了给自己上妆之人的手艺好坏。得了好处的,如莲枝,自是不会到处声张,就怕自个儿发现的好处叫别人抢了去。所以昨儿还愤愤不平的各人,今儿全都不吱声了。

  而昨儿幸运地抢到几个老梳头娘子手底下的优伶们,虽然因为昨晚忙着演出,加上光线昏暗,一时没让他们发现什么端倪,可今儿见竟没人跟他们抢那几个老梳头娘子,这些原都生着七窍玲珑心的人,立时就发现了不对,再仔细一观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特别是那大小眼的莲枝,这般妆容一出来,便是莲枝故意低着头不肯叫人瞧出端倪,这又岂是她能瞒得住人的,于是一个个都以一种火辣辣的眼神打量起阿愁来。

  而阿愁她们几个做完了工后,也纷纷观察着别人做出来的妆容。

  于是阿愁便发现,甜姐儿做的底妆最是服帖,余小仙的唇妆占着领先。她正要扭头过去跟余小仙讨论她所做的唇妆时,甜姐儿先凑了过来,道:“阿愁,你给那人画的眼妆,可是上次你跟我说的那种法子?看着果然很不一样呢。你再教教我。”

  她们这几个学徒里,那甜姐儿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也是头一个认可眉笔这种东西的。于是阿愁便先丢开想要问余小仙的话,跟甜姐儿悄声讨论起眼妆的重要性来——就如之前她跟四丫说的那样,这个时代里,人们普遍都更重视个眉妆唇妆,却并不怎么看中眼妆。

  她俩悄声交谈着时,余小仙也过来了,道:“我看到你用眉笔在那人眼睛上描补来着。你是怎么想到的?”

  比起甜姐儿来,余小仙因受她姑姑的影响,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并不高,可她有着一颗工匠的心,只要最后出来的效果好,她倒是很快就能改了固执——这一点,可比她那姑姑强多了。

  于是三人便凑在一处,一会讨论着唇妆,一会讨论着眉妆,一会儿又听阿愁议论着她所看中的眼妆。

  和心思深沉的岳菱儿,还有那爱装腔作势的林巧儿不同,阿愁、余小仙和甜姐儿,这三人都是那种不爱跟人斗心眼儿的。平常讨论着各自的心得时,三人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偏另外那二人总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学了自己的什么宝贝去一般。而,谁都不是傻瓜,所谓人情来往,总该有来才有往,久而久之,阿愁等三人便渐渐疏离了那自私的两个人,有什么都只是自己私下里讨论了。

  对此,自己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心得跟人共享的岳菱儿并不怎么在意,她觉得这很公平。

  可林巧儿心里却别扭了起来。她不说她只想多占不想付出,倒认为阿愁她们是自私自利,是故意排斥着她,让她们害怕她最终会比她们出色。这般想着,她便更加咬紧了牙关,拼命精进着手艺,只盼着终有一天,她要把所有看不起她的人都踩在脚下……

  因着阿愁“首创”的眼妆,甜姐儿和余小仙都想学。于是,第二天,大家从教坊里散出来后,三人都不回家了,各花了一文钱找了个街边小僮往家里送了信后,阿愁便带着她们去了李穆的别院。

  那李穆早就知道阿愁迟早是要搬出夫人府的,所以他也早在别院里给阿愁另置了一套“实验室”。阿愁对此自然毫无异议。她师傅莫娘子虽然认为阿愁“受雇”于二十七郎君是不务正业的胡闹,可因阿愁跟二十七郎君有协议在先,莫娘子便是再怎么反对,也不好叫阿愁违反职业道德毁约,她便只好选择了沉默。

  其实李穆进京前,曾借口不放心,想让阿愁代为看顾一下他名下那些产业的,却叫阿愁撇着嘴给拒绝了:“术业有专攻,你花大价钱请来的掌柜,若是不能替你分忧,你还请他做甚?”却是立时就戳破了李穆的用心。

  不过,虽然不愿意替李穆做那“管家”,顺便帮着看一看门户,阿愁倒是没有推脱。不管怎么说,胖丫可还在别院里呢。于是,她就只应承下了一个“看门”的职责。

  听说阿愁来了,原正在厨房里研究着菜品的胖丫立时便向她师傅告了假,捧着那刚得了师傅表扬的水晶糕去了阿愁的院子。

  她进门时,恰正跟同样听到消息请假过来的冬哥撞在一处——虽说那银镜的制作秘方已经上呈了天家,李穆依旧还是把季银匠给留在了别院里。因为除了镜子之外,他还有些其他东西需要心灵手巧的季银匠帮他“研发”出来,

  听说没能找到果儿,胖丫沉默了一会儿,安慰着阿愁道:“这事儿急不来,慢慢打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