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章(2 / 2)


  苏合喃喃自语:“这座岛在以前,应该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宗教场所。有人把这个洞窟当做祭祀某个神仙的道场了,所以才会在崖壁上留下那么多的佛龛和石刻。

  吕如蓝也来了兴趣:“这么说,洞里头供奉着的应该就是佛光岛的保护神喽?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下去拜拜?”

  拜拜自然是不必了,不过下去看看还是很有必要的。

  留下林幼清在别墅里陪伴段星泽,其他人迅速做好准备,搭乘海臣的帆船绕过半个岛屿,来到了人工平台上。

  这番探险倒是非常顺利,大家干掉了两个漏网的丧尸,一口气走到了洞底。

  无人机镜头里看见的建筑物果然是一座庙宇。但因为年久失修,担心人身安全,大家并没有靠近观察。

  在庙宇旁边的空地上,苏合发现了一块残断的石碑。从上头的铭文来看,庙宇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的佛光岛果然是远近闻名的一处宗教场所,每逢初一十五,附近的渔民都会来到岛上祈求富贵平安。

  如今,祈求富贵平安的人早已远去,庙宇也香火不再。不过这座隐秘的海神洞,倒是可以拿来利用利用。

  最高兴的人显然是海臣:“这洞的高度和宽度都太合适了,刚好能够把帆船藏进来。这样一来外头什么大风大浪都打不着……简直不要太棒唷!”

  吕如蓝却不以为然:“说得倒是轻巧。把船停这儿了,你怎么回码头?游回去吗?”

  “干嘛要回码头?”海臣理直气壮地反问,又伸手指了指头顶上,“当然是直接就上去了!”

  “攀岩?!”

  “我们可以编织软梯,从崖顶通到崖底。”杜云飞提出折中的建议,“一个隐蔽的出入口,或许会对以后有所帮助。”

  离开海神洞后,他们又对其他的崖壁洞穴进行探查,确认了再没有丧尸出没,这才算是安心。

  至于昨天救了段星泽一命的那间石室,他们也重新钻进去查看了。原来那竟然是一间禅窟,左右石壁上同样雕凿有佛龛,而段星泽用来砸碎丧尸脑袋的,居然是一尊残破的汉白玉小石佛。

  怀着感恩的心情,段鲸将这尊石佛的残件收集起来,带回别墅准备修复。

  第61章 采蘑菇的小苏合

  发现海神洞之后又过去两周,不知不觉间,五月和春季手挽着手步入尾声。

  虽然苏合一口咬定今年的夏天必定凉爽怡人,可是老天爷却似乎存心要与他开个玩笑。

  从5月26日开始,天又破了大窟窿。倾盆大雨卷土重来,还伴随着节节攀升的气温和蚊虫大狂欢。第二天早晨八点的天气预报中,国家应急广播对这场华东地区的大雨做出了权威的解读——梅雨季节开始了。

  佛光岛上的六大一小,除去杜云飞之外,对于梅雨都不陌生。但熟悉并不代表好感,正相反,所有人都恨死了梅雨,恨到简直想把自己敲晕几个月,醒过来直接面对凉爽干燥的秋季。

  5月27日下午,大家在别墅二楼北侧的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预估梅雨季节可能会产生的隐患,安排梅期工作和生活重点。为了避免t3综合症加重,杜云飞建议大家就算雨天窝在别墅里,也应该适当安排外出行走、锻炼的机会。段鲸也强调,要适当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无线电联系。

  说起无线电波里的世界,格局并没有大的改变。几个国家台已经开始将广播节日日常流程化,甚至编排出从“生存指南”到“音乐欣赏”在内的24小时全天候节目。

  如果有人偶然打开电台,也许会以为世界的文明与秩序正在慢慢恢复,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

  出现在佛光岛上的t3综合症,也正在世界各地蔓延着。

  焦躁不安的气氛如瘟疫一般,顺着电波在全世界范围游走。谩骂和争吵一时成为了各个频段的主旋律。甚至还有传言,说有几个国家的官方安置点爆发出了大大小小的骚乱。在印度,不同阶级间的生存矛盾被狭窄的空间所激化,骚乱引爆了第二波丧尸冲击。几天之后,就连官方广播也归于死寂。

  外面的世界依旧危机四伏,佛光岛上安稳平静的日子也就愈发弥足珍贵了。

  话又说回来,梅雨季节倒也并非一无是处——晚冬及早春开花的植物正在大量挂果。紫红的杨梅挂了满树,桑树也迎来采摘期。而在苏合的蔬菜温室里,第一批蔬菜已经开始收获。新鲜脆嫩的茼蒿、香芹、长茎西兰花被源源不断地带回别墅,低温储存或被制成各种美食。

  水果和蔬菜的大爆炸带来了烹饪方式的改变。林幼清用植物油、柠檬汁、蛋黄和糖简单自制的沙拉酱为郁热潮湿的季节增添了一丝清爽。

  当然,光吃菜是满足不了某几个大型食肉动物的。梅雨季节,还是应该尝尝梅雨季节的特色美味。

  算准了退潮时间,海臣领着吕如蓝去了一趟红树林,冒雨抓回了半桶手掌长的弹涂鱼。眼下正是弹涂鱼的繁殖旺盛季节,雄鱼肥硕、雌鱼抱籽,无论炖蛋、油炸还是烧烤,滋味都异常鲜美。

  除此之外,丰沛雨水催长出的“杂草”也成为了某些人眼里的好东西。

  这天早晨,雨水暂歇。耐不住苏合的连续纠缠,杜云飞终于答应带他出门采集荨麻,制作前几天闲聊时偶尔提到过的“荨麻啤酒”。

  荨麻啤酒是杜云飞的一位英籍同事传授给他的,据说这种酒最初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

  苏合找到了植物园里一处长满了荨麻灌木丛的荒地,两个人带上手套,花费近半个小时采摘了满满一大筐这种带有蚁酸会蜇人的麻烦植物,拿回别墅的厨房。

  值得庆幸的是,一旦被采摘,荨麻蜇人的能力就慢慢消失。揉洗干净叶片上的尘埃,再将它们全都倒进大锅里加热。煮熟后的荨麻由翠绿变成了深绿,看上去和菠菜没什么两样。

  两人合力挤压并且收集起叶片中渗出的绿色汁水,倒进玻璃大广口瓶里。再加入糖、切片的柠檬还有一把熟透了的桑葚,封口静置。

  而被榨干的荨麻叶也没有浪费,杜云飞将它捣烂成泥,与油、蒜泥等一起搅拌,又做成了一种酱料,同样保存起来。

  荨麻啤酒的预定开坛日期是两个月之后,不过光是看着这罐绿宝石一般的液体,苏合就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成就感。

  “我以前只知道荨麻泡水可以当肥料,而且还臭得很,没想到居然还能捣鼓成饮料。”

  杜云飞动作熟练地收拾着料理台:“世界很大,你不知道的事有很多。”

  “那你以后多带我出去看看呗。”

  “你自己没腿?”

  “啧,不就酿了个荨麻酒嘛,看把你给嘚瑟的。待会儿瞧我弄点儿真正有技术的东西,给你开开眼界。”

  说到做到,这天中午刚吃完饭,苏合拎着个小竹篮哼着歌就出了门。杜云飞听了一耳朵那五音不全的歌声,愣了好久才意识到唱得居然是“采蘑菇的小姑娘”。

  事实证明,苏合的这首歌就是唱给他听的。

  下午两点,结束午睡的众人走下楼梯,正好看见苏合拎着一筐蘑菇回来,依旧是哼着歌,走进厨房里清洗。

  “哟,这是要吃蘑菇啦……”

  海臣到厨房里来接水喝,一眼就看见水池里头堆着的蘑菇,紧接着却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