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9.第 129 章

129.第 129 章

本文为j_in j_iang首发, 请支持正版哟!  “还没说你呢?听说你在镇上学绣活?如今家里时兴些什么, 又是如何算钱的,你可知道?”余榕一脸急切的问她, 却自动忽略了胖这个话题, 胖是可以减肥,可余梅个头比余榕还矮, 想长高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余梅心下暗恼,脸上却满不在乎:“便是那些婆子妇人们,平时扯闲话的人,到绣坊都是三钱五钱的给。”

三五钱,骗鬼呢?余榕便跟小李氏道:“看来梅儿是存了不少钱了, 大嫂子平时可要让这丫头多出些血才是。”小李氏一看就不是善茬,余榕便拉着小李氏道:“我一见嫂子就亲近,从平江府带了些帕子回来,怕你不喜欢, 走,带你去看看?”

余梅自然也跟着后头进去了, 余榕先拿了两方帕子给她二人,这才道:“素来不知道您二位喜欢什么花色, 所以选了这两方帕子,我见大嫂最是精明能干最衬这蔷薇花,梅儿的正好是一朵梅花, 至于一些贵重点的东西, 我们府城就是学手艺。不比梅儿她们还有工钱拿, 做这些还是我师傅心疼我,许了我帕子。”

女人皆有爱美之心,小李氏早就美滋滋的把手帕缠到头上了,余梅那双眼睛则满屋子看,尤其是看到余榕摆着四口大箱子早就忍不住了。

“三姐拿话哄我呢?你这樟木箱子可不一般,还说没钱,不过是哄着我们玩儿罢了。”余梅可不是小李氏,一点小恩惠就被糊弄过去了。

余榕便冷笑:“哟,家里还出了个衙役不成,凭是看在姐妹的份上我不多说你什么了,如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刑部或者大理寺当差呢?你还敢搜东西不成……”余榕生的胖,余梅跟小李氏俩个都瘦伶伶的,余榕身上气势很足,一看就是不怕事也不怕死的人。

在厨房说话的张氏跟李氏一齐进来,余榕就连忙道:“娘,你看看四妹妹还要搜我的东西?这样大的姑娘家可真是看不出来……啧啧……”

大伙儿一齐尴尬,平时李氏最爱和稀泥的,本来还要请张氏做全福人的,而且余榕手艺好,若是请得余榕做个盖头,那也是很出彩了。她们庄户人家,哪里有钱,若不是托了余大姑的福气,余桃也不知道运气好被唐安看上了,这才有了这样好的姻缘,来年儿子也可以多买几本书。

余榕见李氏尴尬,心里冷笑,面上却笑道:“我是个做姐姐的,又是在平江府长大的,不比四妹从小得大伯母教导,二哥又是童生,算起来也是书香人家了,若是我也就罢了,横竖隔了房头,可日后旁人说起余茂才的妹妹这般的品行,那可见一斑了……”

余二郎如今只是童生,这茂才无疑是在夸他,李氏常常自诩清高,她老爹不过是读了几年师塾的人就成日装书香世家的人,当然知道茂才的意思。

“梅梅,你榕榕姐说的对,你可不能跟你哥丢脸。”在李氏心里,女儿重要,但儿子更重要。

余梅却是个欺软怕硬的,她敢对余娟那么狠,就是因为余娟年纪小,而且赵氏一个病秧子没用,可三房却不同了,张氏吵起架来最喜欢动手,再者余松个子高大,而余榕也是壮的很,她一句话没说就跟李氏走了。

因为是余松打的野味,张氏有权支配,红烧兔腿一大半都给三房的孩子,小李氏这才看出来三房怕是要过上好日子了。以前三房只有张氏跟余老三俩人在家,哪里有什么进项,过的可是穷巴巴的,小李氏还笑过三房的人。可如今余松和余榕都回来了,余松就不用说了又有木匠的手艺,人也生的高大威猛,余榕又是从平江府回来的,端看那方普普通通的帕子上绣的花都知道余榕手艺不俗,至少比自家小姑要好很多。

余梅虽说也担了个绣娘的名头,可小李氏跟余梅既是姑嫂关系,又是表姊妹关系,当然很了解余梅。余梅此人虚荣好面子,别说绣花连坊布都是马马虎虎的,当年去镇上学绣艺,非要置办行头,为人又好占便宜。婆婆李氏补贴这个小女儿良多,可是还不够,余梅在镇上还自己相中了人,平日她用的胰子,香膏都是那个后生送的,小李氏是又羡慕又瞧不起。

余香香端了一碗狍子汤到房里,余柳没抢到肉一脸的不高兴坐在旁边,余娟拉了拉余柳,余柳一脸疑惑:“咋啦,娟娟?”

“你看这是什么?”余娟像变戏法似的拿了一块饴糖出来。

余柳一把抢过来:“你在哪儿弄的?”

余娟心里摇头,她在现代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不过是一块饴糖,余柳就如见到稀世珍宝一般,她迫切的想改变这个家的贫困。

“秀才娘子给的。”

余柳羡慕道:“娟儿,还是你比我会说话,也会讨人喜欢,连秀才娘子都喜欢你。”余柳虽然脸长的好看,可是性情软弱,余娟虽然年纪小可是人小鬼大,又机灵的很,很会讨人喜欢。

余香香则省下自己的口粮,用小碗分了一碗汤递给余娟和余柳,“给,拿着喝。”

赵氏就着大女儿的手吃了满满的一碗,然后拍了拍余香香的手:“苦了你了,等过几天你姥姥跟你妗子过来,我就托她们帮我留意,可叹我不中用。”赵氏娘家不算穷,但也绝对不富,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赵氏虽然不愿意接受老娘偷偷摸摸的塞钱,但也别无他法,谁让她的命不好。

余香香脸红了红,只她心里盼望嫁到母亲娘家,姥姥跟舅母人都好,表哥也是一把子力气,日后她嫁进去肯定不吃亏。

等饭吃完,小李氏便收拾碗,余榕也跟在后面帮忙,余榕问起小李氏:“大嫂可知道爷奶怎地还未回家?大姑她们今年可会过来,说起来也好多年没见面了。还有五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余榕平时很少做其他家务,不免没有小李氏快,但做事很诚恳,并不偷奸耍滑,而且态度不错,与旁人说话便是称赞偏多,小李氏更愿意跟她说话。

但土生土长的季双儿却知道,“钟家的老太爷跟吴家的老太爷以前都是结伴上京考试的,吴家没那个命,把家资花光就回来了,到如今吴家老太爷作古都只是个秀才功名。可咱们这是江南,历来才子就多,因此吴家老太爷在本地虽说是大地主出身,但是却敦促子弟一定要考功名。而钟家老太爷会试中举,还外放了做官,但是得罪了人,就回到乡里。钟家跟吴家互相扶持,还结了姻亲。钟家小姐从临安外祖母家回来便是为了这桩亲事,谁知道这个时候生了变故。”

“怎么会有这样的变故?”余榕不解,彼时人们十分重视承诺,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把婚姻当儿戏。

季双儿继续道:“你知道钟家治下很严格,但是钟家二房的那位夫人可是有名的大嘴巴,我爹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钟小姐怕是有大造化的,所以吴家才乖乖退了亲事。这话我只跟你说,你日后若是见着钟小姐万不可提起吴家的事情。”

余榕知道季双儿的苦心,连连点头,“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是我们能说得的。天色也晚了,你也快回去吧,明儿我找你说话。”

季双儿转头就走了,等余榕回到家中,却看到余松回来。此次余松收货颇丰,他虽然把身上的钱都用来盘货,但这货也着实不少了。余松扒着饭,他把货运到家里来了,因为没去店里,所以这会子正看见余榕。

“妹妹回来了……”余松打了个招呼。

看余松吃的狼吞虎咽的,余榕心疼道:“哥哥慢点吃,别把胃撑坏了。”

余松这个时候才露出点少年人的样子,他笑道:“这次我去临安也算是长了见识了,只我手里的钱实在是不多,找货也多摸了一些门路。”

张氏在一旁又弄了一碗汤给余松,“慢点吃。”又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家里的事情,“你爹找了人到时候要回家做房子,我们地也买了,这日子眼看要越过越好了。”

天色晚了,余榕洗完澡就准备睡觉,却发现院子里面传来极速的敲门声。余老三披着衣服起床开门,一打开门,就惊呆了,“娘,你咋来了?”余老太旁边站着的是余奉还有余二郎。

本来已经快入睡了,一家人又折腾起来,余老太哭道:“老三,这次你要不帮奉儿,他可就要被人弄死了……”余奉还是一幅忠厚老实的样子,他于心不忍拉起余老太,“奶,我的事情,您老可别扯三叔他们,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等等,这又是怎么了?奉儿不是要去湖阳读书,怎地现在又在家了?”张氏一头雾水。